阶段小结
王洁 2013.6
从本学期开始,我校以初一年级为阵地,进行了对生本课堂的研究。而这一学期主要以学习小组的组建为重心,通过不断地摸索研究,组建高效的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随着学期结束的临近,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一小结。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越强,合作学习的氛围也就日益浓厚。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质疑,班级里面组建良好的学习小组成为必然。小组的优化组合是有效开展小组学习的前提。作为任课老师,我在每个班进行教学时都针对各个班学生的特点对其原有的小组进行微调,目地是为了让小组成为优化组合,现将自己的几点认识呈现如下: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首先班主任已经在本班进行了组合,但由于一开始很多学生还不太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心目中小组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刚开始也搞不清楚,学习小组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其该有的作用,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在我课堂上的学生表现适当地对某些小组进行了微调。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学习小组后,首先要有一个好“领头羊”,“领头羊”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组组长,“领头羊”会不会领又是一个关键问题。怎样教会小组组长领的本事呢?这就需要任课老师课下多下功夫对组长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上课小组学习时应如何带领指导组内成员进行有效学习,因为一个优秀的组长可以分担老师很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为长远的教学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组长们真正培训好了,老师才能很快被“解放”出来。每个小组的组长我让学生自己推选出来,其威信要比老师推选出来的组长高,完成各项任务也会相对顺利。因此,我在组建学习小组以后,首先召开了一个小组长会议,交代组建学习小组的重要性,对管理小组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并要求各个组长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事情组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同时交代组长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使组长明白自己担当的不但是个班级的职位,还肩负着管理班级的一份责任。在今后的学习、活动、管理等各项事物过程中,各个学习组长不但要认真完成我交给的任务,同时要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带动每位组员,促使本组每个组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如果哪位组长不能胜任本组的管理工作,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本组成员可以向我提出请求免除其组长职务。然后重新提出组长人选。其次加强对小组各成员的培训,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告诉学生在组内交流中,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倾听别人陈述、询问不明白的问题,从而达到寻求、探讨解决问题的目的。
3、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
应该说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之后,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实践证明,学习小组的合作不只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也有不少困难。
1、合作中学生不积极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冷场”。小组成员接到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后即不商量、也不讨论,只是自己埋头单干,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合作中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2、组内合作学习不够深入
小组成员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活动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没有激活脑海中的相关知识,导致了在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小组成员想到哪说到哪, 而且有时候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深入开展下去。
3、合作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均衡
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观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于一切语言活动都漠不关心。最终导致这样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
所以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使学习小组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