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春天里闪光
——记洛阳初级中学小记者志愿者洛阳镇怡养院学雷锋活动
三月,暖风送来春天的气息,雷锋之歌在春天里被我们轻轻吟唱。
3月5日,我们洛阳初级中学开展了 “学雷锋,关爱老人”公益活动,由我校16位小记者代表组成的志愿者前往洛阳怡养院慰问老人们。志愿者们头戴小记者帽,拿着采访本、劳动工具,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踏上了光荣而自豪的征程。
大概10分钟不到,我们就抵达了目的地,一进门,贺院长就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宿舍楼上几个醒目的大字,似乎也让我们明白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大家先去餐厅,餐厅里整整齐齐坐满了老人,看见我们的到来,老人们眼中增添了几多惊喜的深色。贺院长首先进行讲话,从院长的发言中,我们了解到了在这些年中,洛阳镇政府对怡养院很重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设施的改造,创造了公寓式住房,目前洛阳怡养院已被评为武进区四星级怡养院了呢!社会上也有不少爱心人士为老人们捐款捐物,每年接受来自民间的物品总价值4万多,真是爱心如潮,不可忽视社会慈善的力量啊!
接下来,我们的陆卫刚副校长代表学校慰问了老人,言语中无不流露出对老一辈的关爱,诚挚地表达了今后与怡养院携手共创的愿望,老人们一齐鼓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首先开展的第一个活动:包馄饨。桌子上有许多馄饨皮,青菜馅也和好了,食堂工作人员首先演示给我们看,如何包馄饨,看完演示,大家就开始动手包了,也许是有些同学第一次包吧,馅放太多了,结果包起来的时候,捏都捏不住,撑开的馅就像是笑开了的脸,同学们你一手我一手,一堆馄饨皮很快就被大家给消灭了,虽然包的没食堂阿姨包的好看,但是大家包的馄饨中,却有浓浓的关怀之情。
馄饨包好了,这时,老师突然提议为老人们来个即兴表演,于是让志愿者们唱响了《时间都去哪儿了》,由刘洋同学来领唱,歌唱得不错,老人们的脸上似乎也泛出了回忆的温馨。时间都去哪了,对于这群老年人来说,或许真的能引起他们太多的回忆吧。
接下来,我们要拿着劳动工具——抹布,去为老人们擦擦宿舍楼的玻璃。志愿者们拿着抹布,走在窗户边前,风风火火地劳动了起来,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擦好每一扇窗户,每一个窗台。远处传来休闲的老人们阵阵铿锵的京剧声,阳光下,一切显得那么耀眼。一扇扇原本灰尘堆积的窗户,经过志愿者们辛勤的劳动,玻璃干净了不少,大家带着劳动成果满意回归到餐厅,这时的馄饨也下好了,可以给老人们呈上了。
此期间,我采访了几位老人,他们大多数都已经在怡养院生活了十几年,短一点的两三年,长一点的达到了二十年,对于他们而言,怡养院就是他们的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老人们也越来越满意了。
志愿者们拿着老人们的碗,装上一碗碗馄饨,浇上清香的油汤,一碗热腾腾腾的馄饨就好了,尊敬端到老人们面前,老人们表示感谢后,拿起勺子开始品尝起馄饨来,看着老人们吃时满意的表现,志愿者们心里也跟抹了蜜似的。
到了分别的时刻了,老人们在里面吃着馄饨,院长在外面欢送我们,当车子驶出院子时,院子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人生如花,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今日的他们,就是明日的我们,如果我们不去善待老人,那么在将来,有谁又会善待老了的我们?时光,带走了每个年轻人的青春,青春无悔,在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花开,我们要努力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花落,我们一生无悔。学雷锋,学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关爱老人,不仅仅是社会、国家的事,更是我们每个公民,每个青年应该做到的事。(撰稿:刘艳姣 摄影:严吉衣 指导老师:戈颖娟)
小记者志愿者们整装待发
洛阳怡养院贺院长向小记者们介绍老人们的情况
志愿者们和老人们在一起
志愿者们学习为老人们包馄饨
志愿者们为老人盛好馄饨并端到老人手中
志愿者为老人们即兴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
看看,志愿者们的手法还挺老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