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我校地震(消防)应急工作有效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火灾)灾害带来的损失及社会影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及时有效、尊重科学、责任到人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目标
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全校的教育与管理力度,学习相关的防震、消防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防火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三、组织机构
学校安全疏散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杨一鸣
副组长:陆卫刚
成 员:吴德生 冯华忠 张美红 谢浩春 孙 旭 各年级年级组长
演练策划:孙 旭 冯华忠
通讯组:戈颖娟
医务组:徐 晔
后勤保障组:谢浩春 王岳明 沈前斌
四、 疏散演练安排:
1、内容:躲避地震、火灾逃生自救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4年3月28日上午8∶30—9:00。
五、疏散演练要求:
(一)原则
1、快慢结合。快,出班集合快,直路跑进快;慢,进入楼梯或拐弯要慢。
2、就近。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敞开(平时上课也不准关),①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②前面四排的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面四排的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
3、避让。疏散时要有序,动作要迅速,且不得慌乱、拥挤,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下楼梯不拥挤,行进时不抢、推搡前面的同学。老师避让学生,主动帮助维持秩序。
(二)演练要求
1、一旦发生险情,全校教职工、学生不要惊慌,要服从学校统一指挥,冷静有序疏散到篮球场或指定位置,防止疏散过程中挤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
2、各班主任、值班教师组织学生的疏散工作;班、团干部积极协助老师,配合安全员组织同学疏散。
3、疏散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精神。
4、各班要认真组织动员,指导学生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如何按照学校的应急疏散安排,进行有序疏散。
5、各班主任、各楼层疏散责任人提前3分钟到达岗位,撤离信号发出后,组织疏散,做好疏导,班主任紧跟在全班学生疏散队伍之后,确保本班所有学生全部撤离;各楼道指挥和各楼梯口负责人跟在各楼学生疏散队伍之后,随时处理偶发事故。待学生全部离开责任楼层,教师方可迅速撤离。
6、值班人员、指导教师负责将全部疏散出口打开,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学校保卫人员负责协助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疏散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信号员发出“灾情警报”信号(哨音)。
(二)教室内应急疏散:班主任、任科教师听到疏散命令,立即组织学生开始疏散。疏散时,组织学生按次序撤离。任课教师站在教室门口附近,防止学生在教室门口拥堵踩踏。当学生全部撤离教室后,班主任、任课教师跟在学生队伍后面一同疏散。
(三)楼道、楼梯内的应急疏散。各教室内的学生疏散到楼道、楼梯内的时候,因学生特别集中,尤其是在楼梯上,非常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这时,各楼道负责人必须在楼道楼梯内维持秩序。注意通行次序,后到让先到。注意保护学生,防止摔倒。如有人员摔倒,应马上扶起,防止拥挤踩踏事故。
(四)疏散时学生的自我保护。手扶栏杆、墙,防止摔倒;如有浓烟,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湿布掩住口鼻;绝对禁止从楼上往下跳。
(五)疏散的学生撤离到篮球场或指定地点集合。集合后,各班主任立即清点本班人数。人数不全时,学校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救。
七、疏散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副组长陆卫刚副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附:疏散演练路线及人员分工
洛阳初级中学疏散演练示意图
西 边 楼 道 初三4 办公室 初三3 初三2 初三1 中 间 楼 道 初二6 初二5 初二4 办公室 初三5 初二3 初二2 初二1 办公室 校长室 初一6 初一5 初一4 办公室 办公室 初一3 初一2 初一1
注:1.各班由安全委员、体育委员在教室门口成两路纵队快速集队,并带领班级有秩序慢跑至篮球场。
2.初一年级在教室门口集队后直接跑至篮球场。
3.初二3班、初二2班、初二1班、初三4班、初二6班、初二5班从西边楼道下楼跑至篮球场。班级列在前面的下楼顺序在前。二楼班级和四楼班级可同时下楼,三楼班级集好队后紧跟四楼班级下楼。
4.初三5班、初二4班、初三1班、初三2班、初三3班从中间楼道下楼慢跑至篮球场。下楼顺序为前面班级顺序。
5.下楼过程中,各层楼下楼的第一个班级如发现前面班级还未走完,请在楼道平台等待,尾随前面班级下楼。
6.楼层、篮球场负责教师:教学楼前广场 何晓承 崔 涛
一楼西 王卫金 一楼中 谢浩春
二楼西 冯华忠 二楼中 王岳明
三楼西 徐 洪 三楼中 马为新
四楼西 方 军 四楼中 倪 翔
篮球场 沈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