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江南 最美木渎
——记洛阳初级中学青葵小记者2014年秋季木渎古镇采风活动
诗画江南,古镇纵横,而能以山水兼得著称于世的,该数古镇木渎,它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11月22日,我们洛阳初级中学青葵小记者站的80多位小记者,在常州市小记者协会的组织下,踏访了古镇木渎,于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之间,领略了古镇的风貌与人文历史的沿革,观赏了苏州园林天下第一的园林艺术,品尝了独特的姑苏美食,感悟和体验了当一次水乡古典美女的温婉灵秀……
木渎这个始于2500年前的吴越春秋,与苏州历史同龄的古镇,如一位温婉的女子,站立与江南繁华之一隅,巧笑顾盼间尽显江南之灵秀。久居尘俗的小记者们,一下车,刚踏上古镇的悠远宁静的青石小道,就被这恍若隔世、远离尘俗的古镇所吸引,如同一位位饥渴的游子,扑向了母亲的怀抱。
古镇的街是宁静的。略带湿润而微微长有青苔的鳞次栉比的青石小道,是木渎人祖祖辈辈从远古走来的琴键,每一块青砖与石块,都带上了历史的印记,封存了古镇久远的历史。临河的石栏与长廊,以及长廊下咿咿呀呀的苏州评弹、苏州小调,都让这古镇显得幽静雅致,让人艳羡这远离都市的慢节奏生活。小记者们一改以往的步履,开始走得谨慎轻盈起来,似乎生怕一下重重的脚步声,会惊扰了木渎这位古典美女的酣梦!
古镇的园是别致的。木渎又有“园林之镇”美誉,古镇的沿街两边,精巧的园林随处可见,老街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小记者们主要踏访了其中比较典型的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等古典园林。这些古建筑体量宽大,虽历经沧桑,却风貌犹存,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小记者们到此一游,恰好能真正领会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中所描述的:“苏州园林是全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设计者们力求让游览者无论在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艺术效果。看来,真正的知识该是从实践中来!
古镇的水是温婉的。曾经一曲《梦里水乡》风靡大街小巷,古镇的水,绿得如一卷绵延悠长的水绿色丝绸,旖旎的水光映衬着两岸林立的店铺、古老的招牌,拱形的小桥自恋地顾盼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留给小记者和摄影师们一个个最美的pose!远处水面传来一阵吴侬软语的歌声,是古镇的船娘们,为游客们献上古镇最热烈的欢迎辞!晃动的乌篷船,在水面荡漾出由内而外的一轮轮水晕,那不正是水乡居民们越来越大的幸福吗?
古镇的人是淳朴的。行走在古镇老街,耳畔传来阵阵吴侬软语,那是古镇的居民在与游客亲切地交谈。古镇的店铺都低矮地沿街而立,但店铺里的店家却热情得出奇,他们或倚店门而坐,或站在门口作活招牌,老板们热情地喊价,价格一般都如别的景点那般有宰客之嫌,而且老板们还能接受游客们近乎残忍的杀价而依旧不温不火。所以,随团的小记者们放开肚皮或品尝、或购买,对小朋友来说这些风味美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饕餮盛宴了:油炸大闸蟹、臭豆腐、枣泥麻饼、龙须酥、粽子糖……
时近归程,该是与木渎说再见的时分了,回望身后的古镇,踏回人影婆娑的停车场,看着鳞次栉比的游览车,小记者们一下子又回到了现代生活,仿佛刚才的古镇一游,只是南柯一梦,只在心中依依不舍地与古镇木渎作别: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木渎的云彩……
(撰稿:戈颖娟 摄影:戈颖娟 审核:顾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