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5-10-31   点击:   来源:   作者:xxl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伙伴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徐雪兰

所在单位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申请日期 2015415

审批日期

一、研究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徐雪兰

39

中一

数学

洛阳初级中学

教研

组长

姓名

职称

职务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马明贤

中一

教师

数学

开展课题课堂研究

糜越是

中二

教师

数学

开展课题课堂研究

戚建英

中一

教师

数学

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有关数据、结论和信息

毛莉波

中一

教师

数学

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有关数据、结论和信息

杨迎红

中一

教师

数学

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研究形成文字。

张晓琴

中高

教师

数学

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研究形成文字。

注:课题主持人至多2人,其他主要成员至多10人。

二、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

伙伴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领域中一次革命,其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伙伴合作学习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个性探究与伙伴合作探究有机结合。伙伴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组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伙伴合作学习追求通过多种合作渠道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上的目标,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段目标”中具体规定了三个学段分别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是“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第三学段是“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动态,本课题创新之处等)

1.理论建构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伙伴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内外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伙伴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2、研究目的

(1)、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合作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之间的伙伴合作和互动。

(2)、基于学情的实际:学生之间的智能水平、对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建立伙伴合作学习的空间;成立伙伴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弥补差异,从而扬长避短。

(3)、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携手并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伙伴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通过伙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3通过伙伴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研究内容

1.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文献研究。

查阅有关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参考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2.对当前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问卷书面调查和实际课堂内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和研究当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方式、现状、不足等基本情况。

3.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内外组织的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不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内外学生自发选择建立的多种合作学习方式)。

4. 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

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含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5. 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

教师根据调查和实践研究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五)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引导学生寻找合作伙伴,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外学生自发选择建立的合作伙伴)。首先宣传发动,然后采用自愿组合与教师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每位学生寻找学习合作伙伴。

2、行动研究法: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对合作伙伴的成绩的变化经常进行分析和对比,对进步的合作伙伴也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合作伙伴给予激励,对全体学生都有促进,合作伙伴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

(六)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5月~20157)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伙伴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献资料。

3、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59月~20161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理论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62月~2017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72月~20175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1. 研究分组方法,总结出具体成熟的经验论文。

2.探究伙伴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形成较成熟的教学案例。

3. 研究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及执行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经验论文。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一)准备阶段

1、着重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

2、拟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施阶段

1、实验教师进行总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2、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课件作进一步修改。

3、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实验情况。

4、举行公开课,集思广益,总结经验。

(三)总结阶段

根据整理的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定

三、评审意见

所在单位意见

区教育局教研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盖章:

注:25页格式可以根据填写内容有所调整,第6页不能变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