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伙伴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申 请 人 徐雪兰
所在单位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申请日期 2015年4月15日
审批日期
一、研究人员
课 题 主 持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科 |
工作单位 |
职务 |
徐雪兰 |
女 |
39 |
中一 |
数学 |
洛阳初级中学 |
教研 组长 | |
课 题 组 其 他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职称 |
职务 |
学科 |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 ||
马明贤 |
中一 |
教师 |
数学 |
开展课题课堂研究 | |||
糜越是 |
中二 |
教师 |
数学 |
开展课题课堂研究 | |||
戚建英 |
中一 |
教师 |
数学 |
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有关数据、结论和信息 | |||
毛莉波 |
中一 |
教师 |
数学 |
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有关数据、结论和信息 | |||
杨迎红 |
中一 |
教师 |
数学 |
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研究形成文字。 | |||
张晓琴 |
中高 |
教师 |
数学 |
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整理研究形成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课题主持人至多2人,其他主要成员至多10人。 二、课题设计 | |||||||
(一)研究背景(研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意义和基础) | |||||||
伙伴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领域中一次革命,其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伙伴合作学习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个性探究与伙伴合作探究有机结合。伙伴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组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伙伴合作学习追求通过多种合作渠道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上的目标,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段目标”中具体规定了三个学段分别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是“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第三学段是“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 |||||||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动态,本课题创新之处等) | |||||||
1.理论建构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伙伴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内外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伙伴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2、研究目的 (1)、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合作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之间的伙伴合作和互动。 (2)、基于学情的实际:学生之间的智能水平、对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建立伙伴合作学习的空间;成立伙伴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弥补差异,从而扬长避短。 (3)、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携手并进。 |
(三)研究目标 |
1、通过伙伴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通过伙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3、通过伙伴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四)研究内容 |
1.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文献研究。 查阅有关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参考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2.对当前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问卷书面调查和实际课堂内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和研究当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方式、现状、不足等基本情况。 3.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内外组织的多种合作学习方式)、不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内外学生自发选择建立的多种合作学习方式)。 4. 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样学生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 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对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含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5. 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 教师根据调查和实践研究对初中数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
(五)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引导学生寻找合作伙伴,伙伴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固定的伙伴合作学习(课堂外学生自发选择建立的合作伙伴)。首先宣传发动,然后采用自愿组合与教师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法,每位学生寻找学习合作伙伴。 2、行动研究法: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修改、总结。对合作伙伴的成绩的变化经常进行分析和对比,对进步的合作伙伴也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合作伙伴给予激励,对全体学生都有促进,合作伙伴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 |
(六)研究计划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伙伴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献资料。 3、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理论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6年2月~2017年1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7年2月~2017年5月) 1、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 |
1. 研究分组方法,总结出具体成熟的经验论文。 2.探究伙伴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形成较成熟的教学案例。 3. 研究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及执行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经验论文。 | |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 |
(一)准备阶段 1、着重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 2、拟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二)实施阶段 1、实验教师进行总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2、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课件作进一步修改。 3、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实验情况。 4、举行公开课,集思广益,总结经验。 (三)总结阶段 根据整理的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定 | |
三、评审意见 | |
所在单位意见 |
区教育局教研室审核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
盖章: |
注:2-5页格式可以根据填写内容有所调整,第6页不能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