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
洛阳初级中学 糜越是
一、创设情境
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l1、l2、l3,再任意画2条直线 a、b,使 a、b分别与l1、l2、l3相交于点A、B、C和点D、E、F.
(1)度量所画图中AB、BC、DE、EF的长度,并计算对应线段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任意平移l3,再度量AB、BC、DE、EF的长度.这些比值还相等吗?
二、如图,在△ABC中, 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E∥BC,△ADE与△ABC有什么关系?
三、得出结论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四、尝试交流
1.如果再作MN∥DE,共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
2.如图,△ABC 中,DE∥BC,GF∥AB,DE、GF交于点O,则图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请你写出来.
五、作业p54 1、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反思
糜越是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亲自操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用教学用的三角板和学生用的三角板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出这两块三角形是否相似,再让学生自己操作: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判断出两块三角板相似的结论。然后,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对于任意的两个给定了对应两组角的三角形,该怎样来判断出是否相似?学生再次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节课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测量过程中避免不了误差,从而使得探索过程中有些学生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最后还是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感觉虽有学生操作,但还是依照着老师的要求;还有一些学生操作计算速度较慢,没有等他们探索操作完成,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得出结论。所以,本节课的探索情景的可操作性还是有些不妥,需要再好好考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