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预习策略
发布时间:2016-06-27   点击:   来源:   作者:lycz

英语预习策略

—— 阅读教学 “读前活动七法”之初探

洛阳初级中学 庄晓霞

摘要:英语同汉语一样,属于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好的英语教法会使这门艺术趋于完美,而好的英语学法则会使这门艺术更加完善,英语教法和学法相结合,就是系统学习英语的过程,如今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在这么多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来优化课堂教学。本文从目前的阅读教学这一方面入手,分析了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理论依据与实施原则,并结合方法例述,来探求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前活动七法 有效性

随着新教材的推行,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阅读课不能上成纯碎的、单一的语法讲解课已成额为所有英语教师的共识,大家也都认为在阅读过程中应开展多种生动活泼,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为向导的活动。

一、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阅读教学活动包括阅读前活动、阅读是活动和读后活动。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发现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读前活动的开展少之又少,以至于很难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技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无法得到突破性的提高。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着手研究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前活动的理论依据和各种有效活动的开展方法,总结出了读前活动七法,即问答法,图表法,关键词联想法,预测法、预测指导法、写作思考法及元认知策略法。

二、理论依据­——重建文意阅读模式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Ramala Rilay认为,阅读者在阅读之前,会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读这篇文章的目的等,按文章所给的标题,先对文章的内容和含义作出推断或预测。阅读者带着这种推断或预测对文章中的文字推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当阅读者的预测与文章的文字表达相矛盾时,他才去作词义与结论的处理和研究。读者本身的因素和素质(包括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阅读目的、积极性,尤其是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因素(即词、句子和文章结构等)同样重要,两者相互作用。

跟据此理论,在阅读前进行一些重建文意活动,即包含在“读前活动七法”中的各种活动是非常重要何必要的。

三、实施“读前活动七法”的原则

1. 创造性原则

各种活动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已有经验和记忆,为正式阅读课文打好基础,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最终自己设计各种读前活动的能力。所以,出凹造型原则是“读前活动七法”的灵魂。

2. 启发性原则

开展各项读前活动的过程即是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的过程。各项活动的开展示众在未读正文的亲提下进行,启发学生去思维、想象、大胆表述便成了此种教学法的一种重要特征。

3. 文化性原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在新教材里始终贯穿中西文化的对比,鲶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外国的文化。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在设计课前活动时,中西文化的对此始终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期通过活动了解文化、学习文化、适应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

4. 活动性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反复训练和实际运用才能真正获得。这就确定了英语教学要以活 动为原则。有效的

“读前活动七法”是旨在研究、开发的读前活动的教学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离开了活动,这种方法就无从谈起。

四、“读前活动七法”例述

().问答法

设置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调查学生对该主题的态度、看法及了解程度,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如学习译林牛津7A Unit5 Halloween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1. Do you like festivals?

2. Ha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China?

3. What about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4.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

5. 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 图表法

利用图表检查学生对阅读文章已了解程度及学生想从阅读文章中了解到什么。

如,在教授译林牛津9A Unit 5 Task: My favourite film star(Jackie Chen)时,笔者做了如下表格:

A Learning Chart

What you have know about Jackie Chen

What you’d like to know about Jackie Chen

(). 关键词联想法

板书文中关键词。借助关键词,促使学生产生相关联想,或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大声说出他们所想到的事情。这些关键词往往是同一语义场或同一语境中的词。学生和老师都想就此问些问题,澄清思绪,表达想法。

如,在阅读译林牛津8A Unit 8 An earthquake时,设计并板书了如下关键词:

Earthquake——a slight shake——scream——in fear——run in all directions——trapped

——alive——shout for help——saved

().预测法

根据标题、副标题、图片、非文字提示等预测课文内容。可让学生笔头写下预测情况,阅读后再加以对照。然后评比,看哪个学生的预测最接近原文,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译林牛津7B Unit6 Down the rabbit hole一课时,确定如下预测:

1. Why did Alice jump down the rabbit hole?

2. will she be frighened?

3. what will she find?

4. What will happen to her?

5. what will she do?

(). 预测指导法

读前给学生提供预测指导,通常给予学生一些有关文章主题的陈述,让学生依照已有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阅读后进行对照,看阅读前后是否一样。

如,在学习译林牛津8A Unit Gaint pandas时,设置了如下预测活动:

1. When a gaint panda was born, it can weigh about 500 grams.

2. Gaint pandas can look after themselves at 6 months old.

3. Gaint pandas live mainly on a special kind of bamboo..

4. Gaint pandas are easy to have babies.

5. The number of gaint pandas is beca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写作思考法

在阅读课文以前要求学生就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事情进行作文写作,可以记叙自己后他人的经历,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预测文章的内容,读后进行对照。

如,在学习译林牛津8A Unit1 Best friends前,可以要求学生以该题进行一个读前写作,写一写关于自己好朋友的信息。

(). 元认知策略法

在阅读前,首先要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注意文章标题、图片等非文字符号,看看他们是否已告诉你本文的一些内容。

2. 思考你能从文中学到什么。

3. 你的什么经历、度过的什么书或以前所听过的哪节课可帮助你理解本文的内容。

五“读前活动七法”的有效性

通过一学期的实施,该方法去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各种富有创意的读前阅读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学生乐于上英语课,今儿乐于学英语。

2.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整体水平。

4. 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策略一级整体学习英语的测路哦。即:书本和生活结合,整体和局部结合,多方面设疑、创造性质疑和释疑,库夫困难,持之以恒,用于攻克学习难关。

参考文献:

1. 韩瑞华 “重建文意阅读及指导方法探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5

2.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3.任剑莹 20024 《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4.《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00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汇坤才《教学模式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无锡市教研中心2003.7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