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津英语教材本身来看,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易于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这些活动以话题为中心,以结构-功能为主线来组织安排“听说读写”的训练。这些教材中的“任务型”的活动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学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与显示需要学习的知识或掌握的技能紧密联系、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促使学生用所学英语获取理解处理和交流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些任务型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策略,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避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主题性单元预习的效率,我们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牛津英语课本的编排特点,以单元为单位,给出每单元的预习任务。
C.预习作业的内容选择
a . 预习词汇。
实际上衔接教学时把语音知识教好,在学7A以后课本之前的假期就要求学生预习并学会所有单词。所以取消传统的课堂内单词教学,在学每一单元之前,学生完全有能力再预习一遍词汇。取消传统的”单词抄写“作业,改为”自默“形式,归入到预习作业中去。学生可自备一本自默本。这一作业要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对自己的字词掌握情况有个反思,认识到彼此间的差距,养成良好的自主调控的习惯。教师可适当在课堂内抽查,以观效果。
b. 预习单元内容。
学每单元前,要求学生在家里按章节细细地读一遍书本内容,包括标题。也可利用手里的配套磁带先听一遍或两遍内容。这样学生既复习重现了词汇,初读了教材,练习了听力,又了解了新课的词组。听磁带的要求是,永远走在老师的前头。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验预习效果。这样既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抓住重点、难点。
c. 预习阅读部分的背景知识。
阅读教学比较难,用一课时都嫌不够。而且有些信息确实需要在课前通过网络解决,所以阅读教学之前,我们一定布置一个预习作业,老师导课时就简单多了。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d. 预习听力部分的内容。
在上听力课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该部分需捕捉哪些信息,把不听就能获得的信息事先填好,从而缓解了课堂学习的压力,降低了听力教学的难度。
e. 语法部分的预习。
通过找规律,自己得出结论。在预习了新的语法后,要求学生把语法的结构进行分析,当回小老师。
(2)预习作业设计的原则
A.要有针对性
预习题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心所在。要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以便学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强能直接体现预习的有效性。如对课文或对话中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的常用词、赋于新意的熟词以及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推测词义”或“比较和归纳”,学生就容易明白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和上下文中有着不同的词义、词类和用法,明白一词多义、一词多用、“词随句变”的道理。又如阅读课教学,在进行新课之前,布置有目的性、针对性的作业,除了查找生词及重点短语、句子之外,还要找出main idea,文章各个段落的topic sentence,设计表格让学生找出相关信息:who、what、when、where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设计更深层的活动,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拓展。
B.要有启发性
外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获得运用外语知识的能力,还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而预习作业设计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努力改变学生总停留在“学习性阅读”上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见解、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C.要有趣味性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英语教学能否顺利完成,学生能否学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预习作业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的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尽量做到新颖,能 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D.要有梯度性
预习作业应尽量做到“低起点、走小步、不停步”,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学有所成,体验成功。预习题要面向全体,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预习作业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布置分层次的预习作业。对于“学困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如查新单词、重要的短语、句子甚至是复习旧知识,如单词背会、词组会运用等;对于中等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并且查找重点短语和句型;对于优等生,要找出main idea,文章各个段落的topic sentence,设计表格让学生找出相关信息:who、what、when、where及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尝试让优等生在课堂上分析、讲解语言点等。
E.要有多样性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不仅包含语法、句型、词汇等语言知识目标,而且包含对话、
运用等语言能力目标,甚至涉及到情感目标。预习作业的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
预习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抛弃传统意义上的读读书,做做题,预习作业的形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预习作业可以是动手类的作业,也可以是拓展类的作业,更可以有一些“留白”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挖掘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从预习作业的完成形式上来看,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的独立练习,也可以是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的互动练习。
总之,丰富多样,形式多变的预习作业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完成预习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对预习有期待,并能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