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预习作业实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点击:   来源:   作者:lycz

预习作业实践的研究

  (1)预习作业环节的操作

  A.开始阶段应放在课内,待学生形成了学习习惯后再放到课外。

  B.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预习作业,开始应全部检查,逐步过渡到部分抽查。

  C.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作业,也可在固定的学习小组内互相讨论,但不能抄袭等。

  D.预习作业应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宗旨,切忌变“预习作业”为大量的讲义和练习等。

  (2)预习作业实践的原则

  A.主体性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亲近学生,促使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要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整体贯通预习作业的设计与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充分预设,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要保障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和负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将一事无成。因此,只有充分调动他们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课前预习的顺利进行。

  B.尊重性原则。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此时要尊重学生。懂得尊重学生是教师表现的一个基本素质,也是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得力措施。为人师者唯有尊重你的学生,方能指导和要求你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你苦口婆心也不能令他们心悦诚服,反而越加使他们没有兴趣,讨厌你的所言,造成与你对立。倘若你能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语气和蔼,即使批评指责他们的错误,他们不仅乐意接受,而且还以此为动力,认真听课学习,比无威信不受尊敬的老师的表扬还来得有力有情在理。其实在缺点、弱点、错误中埋藏着的是优点、长处和正确的闪光点。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进行检查预习作业时,要尽可能照顾全班每位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预习作业、预习成果的重视,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C.评价性原则

  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有些在课堂上直接反映出来;有些可以写在预习本上交上来,教师直接批改;有些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检查或课前几分钟检查;有些可以让学生互查等等。教师应巧妙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根据需要加以检测。例如:要求预习生词,注音标、写中文,那么课上可以抽学生朗读生词,对表现优异者进行表扬和鼓励;预习要求掌握某知识点,课上可以请学生

  当一回小老师示范讲解。布置的预习作业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

  D.过程性原则

  第一预习学段读单词,自默单词。落实导学部分词与句。第二预习学段圈注阅读部分重点词组,了解阅读材料背景,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意思等。本单元的课文一般是围绕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展开的,所以学生在预习时,应把体现本单元的重点语法句型找出来加以理解和掌握。第三预习学段是词汇学习,能够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第四预习学段是归纳本单元语法知识及重点句型,可根据辅导书自己做老师。第五预习学段是进行听力预习,看不懂的地方可在课堂上听,这样便于捕捉信息。第六预习学段是学习技巧或语音的预习。预习时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积累,特别是语音的小知识,以提高人机对话考试的得分率。第七预习学段是训练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写的任务。第八预习学段对整个单元复习巩固,体验进步与成功。 E.阶段侧重性原则。

  七年级预习要以自学单词为主,同时注重收集学习资料、积累习惯用语、提高口语。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要培养学生预习词汇、短语、重点句型及句子结构等等为主,第二学期要培养学生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九年级学生对预习已经不再陌生,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知识方面,培养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将新知识与已学知识进行联系、对比、整理、归纳和总结,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基础。

  3. 预习作业效度的研究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以往的教学中即使是学生预习了,老师也不一定知道,因为没有检查,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除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因为预习的质量决定着课堂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小组内展示,小组间展示,全班展示等,让学生的思考所得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预习作业之中,提高预习质量。特别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便在新课前就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因此要进行有效的检查。作业评价要有科学性和公平性,检查方式也多样化。一是学生检查。可以是小组长进行检查、同桌间互查等形式,目的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二是教师检查。教师检查可在新课前进行,把作业收起来,根据预习情况确定上课的重点,也可在新课中进行,通过提问、听写、默写等看预习的效果如何;也可看学生书上的勾划情况,看是否把重点词语和不懂的句子勾划出来;也可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看是否按预习目标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评价得到相应等级。能完成老师所提供的预习意见并能提出新的问题为优,只根据预习意见而作定为良,待达标的学生一般不给出等级,但应指出问题所在,以鼓励为主。

  通过检查的结果,把握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新授课时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并及时给予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预习工作开展得更好。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