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绿色学校>>绿色学校>>文章内容
洛阳初级中学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16-10-21   点击:   来源:   作者:nx

理念先导 制度保障 行动跟进 环境育人

——洛阳初级中学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实施报告

一、学校概况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位于洛阳镇永安里路143 号,既位于洛阳集镇区,又居于洛阳镇域中心点,区位适中。2013年7月1日,经武进区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于1956年8月的洛阳中学初、高中部分设为独立建制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是为本校重建。2014年8月,镇内戴溪初级中学整体并入本校,并迁至现校区。学校现占地面积129亩,约41000平方米,生均41.32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1530 平方米,生均8.87 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724平方米, 生均27.3平方米。校园呈半岛状,东南西三面小河环绕,校园内外花木掩映、果实飘香,东眺阳湖水光,南望安阳山色,风光秀美,环境宜人。

学校现有29个班级,在校学生1300名,在职教师117名,职工20名。

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常州市节水型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常州市文明单位。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洛阳戴溪两校合并,我们就开始了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征程。

二、创建过程

1、完善组织。

首先,我们组建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陆卫刚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成立了校区改扩建工作协调组;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还下设环境教育推进工作小组和环保行为养成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和政教处牵头,开展工作。

2、制定行动计划。

我们开展了多次研讨,概括出“理念先导、制度保障、行动跟进、环境育人”的创建思路,并认真制定了“创建工作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创建的重点,一是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环境教育和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知行水平;三是实行校园垃圾分类和节能减排,以此为重点开展校内环保实践;四是广泛进行交流和辐射,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也积极向家庭社区辐射。

3、宣传动员。

首先进行了创建意义宣传:创建工作首先可以加深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促进师生的环保行为逐步朝自觉的方向发展,提升环境素养;可以促进校园环境面貌的改善和推进校园节能减排;同时,可以推动课堂教学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宽广的视野,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更体现时代要求,教育教学过程有更多创新,学校制度更趋科学完善,从而促进学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所以,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学校”是一种学校品牌追求。宣传形式主要采用教师会议、学生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和校园微信平台进行。

4、制度先行。

我们完善了相关工作运行和管理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制定专项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学年计划,做到实施有要求,活动有方案,推动有措施。我们在平时进行检查督促,每学年进行总结,写出实施报告。我们制定了各科环境教育的落实措施,制定了校园环境管理要求,制定了校园水、电、纸张、燃气、粮食等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制定了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同时对原有《十项常规检查评比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优美办公室评比办法》等进行修改完善,增加环境考察分值,从制度层面促进了绿色学校的创建行动,也使这项管理实现了长效化。

5、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

(1)教学渗透。首先由教务处各学科主管负责,向各科老师解读新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要求》;然后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梳理出渗透环境教育的“点”;最后各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作设计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落实。二年来,我们每年都进行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优秀教案征集,整理出了一批优秀的教案。同时也充分利用省编《环境教育》读本,认真备课,在班主任课程中予以落实。我们还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实践。

(2)主题教育。首先由政教处负责,在每学期制定德育计划时把环境教育纳入班队活动、升旗仪式、社会实践、特色节日等主题教育中,并有机结合公民教育,把环保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一部分。二年来,先后组织了参观张家港永联村环保生态农业园、参观武进区污水处理厂、沙家浜江南水乡文化等参观类活动。通过参观,学生对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印象特别深刻,他们认识到处理流程的复杂性和高要求,了解到对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体会到大量的垃圾污水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所以在参观感受中很多学生都自然产生了少制造垃圾、少产生生活污水的想法,并在校园内发出了倡议;我们还组织了环保科技节系列活动,提出了“我们节约、我们环保、我们创造”的口号,组织各年级分别出刊了主题为“打造绿色洛初”、“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黑板报评比,开展了“让垃圾回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是环保小达人”的班队主题活动,并组织学生交互观摩学习;还组织学生观看了《保护生命之水》、《保护生态资源》的科普宣传影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常州市生命健康教育网络知识竞赛,并组织学生去发现校园生活或家庭生活中类似“校园拖把池经常堵塞,污水横流,怎么办?校园垃圾箱的管理维护?如何解决厕所中脏乱差的现象?午后,学校小卖部里拥挤不堪,走道上满地垃圾,怎样有效解决等环境问题,开展“校园环境整治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和老师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来,共同思考解决的方法,设计改进方案。

同时我们也结合创建动员开展了理念和行为的专题教育。同时我们结合学校“十项常规检查”,对学生捡起脚边的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纸张等优秀行为和相反的不良行为分别予以表扬和批评,设置学生自治岗开展督查,通过规范和推动的手段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3)以研带创,开展小型课题研究活动。鼓励各位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科教育的特点,广泛开展微型绿色保课题的研究,微型绿色课题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接地气,有实效,不断地把创建绿色学校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研究成果明显。

(4)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对照制定的学校节能要求,全面开展节水、节电、节气、节纸活动,总务处对每月的水、电、气数量和费用进行公布,并在教师会议上对情况进行分析,政教处开展相应教育活动。在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后,学校的水电用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在经过不断宣传教育后,学校用量总体呈逐月下降趋势。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节约纸张的活动。校内公文除红头文件以外,其他通知一概用校园网上的内部通知或文件流转,资料印制也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所有的试卷都采用双面印刷,节约了纸张。从反馈的数据看,纸张用量也得到很好控制。学生会组织各班级学生进行了废纸和废塑料瓶的回收,并将回收所得发放到各班级作为班级生本管理奖励基金,这样既解决了垃圾分类回收问题,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回收利用的价值。

6、绿化美化校园。

全新校区刚刚落成,我们还是不断跟进校园绿化美化提升工程。首先对学校绿化进行统一设计,原来的平面绿化变得有了层次,草坪、色块、树木、小径经精心布置变得很有品味;我们还增加了许多高达的香樟道旁树,使得校园绿意更浓。对校园树木进行了挂牌,全校有各类树木近30种,且很多大树非常茂盛,成为鸟类经常栖息的地方,每到日落的时候,校园内鸣声上下,一派和谐繁荣的景象。我们也对各幢大楼进行了命名,结合“健身,健心”为校训,和“让学习生活充满阳光”为办学理念,分别命名为“礼健楼、义健楼、智健楼、仁健楼、尚信会议中心、崇文图文中心、克俭生活中心”。对学校大厅和长廊进行了文化设计,把“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进去;又根据学校办学成果布置了“洛初小牛人长廊”,学校氛围更加浓郁。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添置了学生电热饮水机,杜绝了学生饮用生水的现象,也减少了学生饮用饮料的情况,既健康卫生,又节能环保。通过2年的努力,洛阳初中的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真正成为了净化学生心灵的场所。

三、创建成果

通过两年的创建活动,我们做到了提升认知、培养行为、美化环境,因为我们的努力,各项成果和荣誉纷至沓来:2015年成功创建成为“武进区绿色学校”、“常州市A级食堂”、“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常州市节水型学校”;2016年我们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获常州市生命健康教育网络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第八届生命之水法律知识竞赛优秀奖;《关于学校公物破坏和维护的调查研究》获武进区小课题特等奖,《健康早餐,与我同行》获武进区少先队小课题二等奖;另有徐晔老师被评为常州市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活动优秀指导老师,许可等10位同学在市第七届“生命之水”主题活动中获得二等、三等奖,曹家盈等7位同学在市第八届“生命之水”主题活动中获得二等、三等奖。

可以说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任务,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们还能在创建绿色学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2016年7月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