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备课组活动常规
——摘自《教学科研》
(1)期初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及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好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质量目标、教学进度、有关公开课、研讨课、教科研的安排等。
(2)每次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方案,坚持每周开展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主持,在中心发言人的基础上对本次研讨的目标再进行集体研讨,集众人之所长,以完善研讨的方案。要从实从细,避免走过场。
(3)定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各备课组要加大学科研讨课、公开课的展示力度,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级各类研讨活动。
(4)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是个体备课的结晶,是依托群体智慧对教学活动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研究,分头实施的集体行为。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要是: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章节或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可行的教学方法;统一规定的作业;统一单元测试、阶段测试内容。
(5)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课前备课是课后备课的基础,课后备课是改进课前备课的保证。
(6)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期中期末等考试后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包括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对试卷的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分析(掌握较好的部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上的主要薄弱点)、下阶段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和建议,研讨培优补差的内容和方法,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教研质量。
(7)认真完成教务处、教科室、及上级主管部门所布置的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