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初中创建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发布时间:2017-11-08   点击:   来源:   作者:nx

附件

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试行稿)

A级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主要从教育装备保障、促进、引领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评价)

分值

评估方式

A1科学的装备建设(15分)

B1教育装备建设计划纳入学校主动发展规划,科学合理配备。

C1

主动发展规划中对教育装备提出明确需求,重大项目有论证过程。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2

教育装备按项目提供应用需求和技术要求。

3

C3

按年度实施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所需的设施、设备、仪器、易耗品等采购计划。图书年生均增长达到一册,并有一定比例数字资源投入。信息技术设备添置、维护专项经费有保证。

2

B2专用场馆对照标准按需建设,注重营造专室文化氛围。

C4

按省Ⅰ类标准及应用需求建设各类专用场馆。

2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5

图书馆在通用要求基础上,努力实现以馆舍为中心,辐射整个校园的大图书馆格局。

1

C6

专用场馆文化建设体现学科特色,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

1

B3信息化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

C7

校园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基础建设符合《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相关要求。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A2稳定的管理队伍(8分)

B4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健全、职能明确。

C8

教育装备管理职能归属明确,管理领导小组职能、成员、职责明确,积极履职。

2

资料查阅
交流访谈

B5按要求配备各类专用场馆管理人员,注重专业发展。

C9

积极探索专业化教育装备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和做法。各专用场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专、兼职人员按标准配备,且人员稳定,积极履职。

4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10

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装备应用、管理能力培训。装备采购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廉政教育。

2

A3高效的运行机制(46分)

B6学校课程开齐开足,管理制度、工作机制健全。

C11

按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4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12

教育装备管理制度健全;各专用场馆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

2

C13

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机制,保障教育装备工作顺利开展。

2

B7专用场馆向学生课外开放,充分发挥其在课外活动中的作用。

C14

专用场馆课外开放制度健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15

专用场馆课外开放时间现场有专人负责,有过程性记录。

2

B8优化常规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教育装备管理水平。

C16

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数据,提高管理绩效。

5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17

专用场馆常规管理到位,安防措施齐全。设备无安全隐患。危险品储存、领用手续完备。

5

C18

设施设备账册齐全,入库、报损、报废手续规范,数据准确。

5

B9积极建立设备运维正常机制。

C19

各类图纸、设备使用说明书装订成册,归类存放。网络拓扑图与实际结构相符并上墙张贴。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20

设施设备的故障报修、响应与维修有完善的机制,设备完好率达100%。建立维护平台,探索服务外包,提高运维能力。

5

C21

常用信息技术设备有使用规范培训和定期维护记录。学校各类高档设备建立严格的保管和使用制度。

2

B10采购制度和监督制度健全,程序规范。

C22

内部采购制度健全、规范,人员职责明确,监督到位。

2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23

建立产品质量监督反馈和质量问题追究机制,无质量不合格产品、三无产品进入校园。

2

B11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C24

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3

资料查阅
交流访谈

C25

教育装备管理在“制度—执行—考核—完善”管理链上形成良性循环。

2

A4创新的实践应用(19分)

B12重视教育装备的功能优化和创新改造,支撑多样化课程的建设。

C26

利用现有专用场馆、走廊、过道等空间进行技术装备,加大资源开放力度,开设个性化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环境。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27

常态化开展自制教学具活动,鼓励师生自制教学具,对现有教育装备进行优化改造、创新使用。

3

B13加强新型学科教学环境建设,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协作的学习环境。

C28

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科教室、跨学科综合专用教室的建设、应用、管理和评价。

2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C29

积极申报、实施省、市学科(基地、中心)建设。

2

B14积极推进信息化装备应用,促进教育、教学、研究、评价方式方法的优化。

C30

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教学及其研究方式与手段不断优化。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31

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和手段不断优化。

3

B15积极组织参与教育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加强理论与应用研究。

C32

积极组织、参与各类新产品新技术遴选、应用和课题研究,运用新产品新技术开展教研活动、推广应用示范活动。积极跟进建立配套的管理、使用、维护机制。

3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A5显著的建设成效
(12分)

B16教育装备保障、促进、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

C33

积极开展基于学校教育装备现状和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及管理。

2

资料查阅
现场查看
交流访谈

C34

以装备为载体实现教与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果丰富。

3

C35

在各级各类的实验、网络读书和信息化竞赛等活动中取得理想成绩。

5

B17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

C36

装备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2

现场查看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