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微点作文的实践研究》第三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17-12-29   点击:   来源:   作者:蒋丽

《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微点作文的实践研究》

阶段小结

武进洛阳初级中学 蒋丽

课题研究已经行程过半,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中,在课题组老师的不断努力下,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感觉到课题的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加强对对于过去工作的总结和反思,确保整个研究过程能够稳扎稳打,行之有效。现将本阶段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侧重总结反思,更加关注学困生的教学效果。

虽然在前几个阶段,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在微点作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但是针对于这一群体,我们的帮助工作比较简单。因此形成了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差异有加大的现象。因此本阶段,我们将重心偏向于研究如何提升学困生的作文水平。

总结起来,首先我们尝试在以前了解学困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问题预设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从其中选取合适的方案进行指导。其次,我们强调并拢五指,每一阶段集中力量解决学生一个问题。再次,我们强化同一内容的反复训练,让学困生在作文实践中体会到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坚持多平台、多形式、高频率的微点作文指导和训练模式。

在这一阶段,我们充分利用了微点作文的特性,进行了高频率的作文训练。我们利用阅读教学生成微点,用专门的本子练习微点;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示范优秀作品,并进行班级张贴;组织和参与各类作文竞赛活动。形成了一个从个人到班级到学校到校外的全面展开的形势。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在学校里组织了“绿萝杯”军训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了省市区各类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尤其是张美红和陆彩婷两位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省作文比赛中分获省二等奖和市一等奖。戈颖娟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常州市百佳小记者”称号。另外还有多名同学在课题组老师指导下,在《常州晚报》、《常州教育报》上成功发表文章。

形成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提升通道。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始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话题式的公开课坚持开设,研讨反思坚持不懈。形成了实践到总结反思、论文撰写再进一步指导实践并进一步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无疑的这种良好的研讨氛围中,我们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其中蒋春霞老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获部级优课,陆彩婷老师在此活动中获县级优课。张美红、虞戌老师的论文获区一等奖、市三等奖。

综上所述,这个阶段中我们进一步的夯实了研究的成果,微调了研究的方向。这一个过程中,课题研究的成果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现,这也增强了成员们的研究信心。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我们要从以下一点进一步的进行尝试。1如何将微点作文从教师的引导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2、如何更有效的抓学困生,确保微点作文的教学的广泛性、实效性。3、能不能进一步尝试对于本课题外延的探索,增强微点作文教学的辐射效果。

愿成功之花在大家的辛勤浇灌下绚烂绽放。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