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时 间 |
2017年3月 |
地点 |
会议室1 |
活动内容 |
新学期阶段计划制定 |
参加人员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活 动 过 程 |
一、课题负责人部署新学期阶段研究计划 随着课题研究的持续进行,本阶段是课题结题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本阶段当中,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力求为本课题画上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1、继续强化学生的微点作文意识,强化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强化对于学生写作内需的刺激。 2、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在微点作文的实践中巩固“提优补差促中”的分层促进模式,让更广泛的学生在本课题研究中受益。 3、继续进行主题式的微点作文教学研讨,积极撰写论文,巩固研究成果。 4、进行课题研究材料的整理工作,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完整且充实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课题组成员提出整改完善意见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时 间 |
2017年4月 |
地点 |
心灵旅行社 |
活动内容 |
实验课探究 |
参加人员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活 动 过 程 |
一、实验课评议 二、就实验课存在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1、写作立意:倡导进行“微小写作”。 2、写作结构:倡导进行“微型写作”。 3、写作篇幅:倡导进行“微量写作”。 4、写作行文:倡导进行“微妙写作”。 5、写作效益:倡导进行“微微写作”。 三、实验课策略调整研讨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时 间 |
2017年5月 |
地点 |
会议室1 |
活动内容 |
课题研究档案资料收集、分析会 |
参加人员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活 动 过 程 |
一、就前阶段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资料上传比较完整,但不排除部分老师拖沓。 2、很多成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的发表和获 奖,学生征文的发表和获奖,但还有个别老师颗粒无收,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 3、部分老师研究课准备不够充分,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 二、下阶段研究注意问题 1、积极实施课题研究活动,力争使课题研究常态化,日常化, 不要流于形式。 2、积极撰写论文,使研究成果量化。 3、积极在组内推广研究成果,产生一定的效应。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
时 间 |
2017年6月 |
地点 |
会议室1 |
活动内容 |
微点教学理论学习 |
参加人员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活 动 过 程 |
一、微写作的基本形式 1、圈点批注式微写作。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必定会仔细地品味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精神震颤的文字,并借助圈点批注把自己的共鸣、思考等体验描述出来。一旦圈点批注与预习、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就成了学生的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微写作形式。 2、课文改编式微写作。教师依据文章的写作特色、文章经典词句,要么引导学生仿写、缩写、扩写,要么引导学生基于某些特殊的故事环节、议论段落、说明数据改编课文。 3、拓展延伸式微写作。最常用的形式是引导学生设计课前导语。教师引导学生要么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么对主题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技巧进行概述。另外,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设计课上或课下的拓展型写作。 4、日常随感式微写作。这种形式的微写作很随意,感物生情、见物起兴,只要学生有感触,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写上三言两语。二、微写作的基本课型 1、基于知识熟悉的训练课。 2、基于典例揣摩的借鉴课。 3、基于生活运用的训练课。 4、基于问题解决的升格课。 5、基于考场应试的辅导课。 6、基于作品修改的评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