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术在与学生交流中的运用
常州武进洛阳中学:徐晔
【内容摘要】张某正处于初二,青春期的关键转折期,独特的个性特点外加内向的性格,使她在教室中难以结交到朋友,心理的落差,使得她心情非常低落,甚至产生逃避、厌学的消极情绪。性格与环境导致她不愿意与人倾诉,将一股无奈与愤怒的情绪憋在心里,并且浑身都充满着对抗的因子。我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中关注、倾听、尊重、理解的技术,让张某情绪得到了发泄,郁闷的心情得到了疏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她的创造性。
【关键词】初中生 情绪 倾听 尊重 青春期
【正文】
案例:
张某,15岁,一个内向的初二女生。在某天上午的第三节课,在我的办公室内坐着一位清秀的女孩子,她头低着并不看任何人,神情显得很沮丧,只见不远处站着女孩的父母亲,焦急的眼神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孩子。我不知缘由,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知道有位老师过来跟我悄悄私语:“这个女孩突然提出要回家,什么原因也不肯说,周围人都拿她没有办法,又害怕她出事。”我立刻感到事情有些棘手,女孩闭口,内心出现阻抗,我的大脑思维立刻开始运转,该如何?该用何种方式让孩子能开口,这事第一步。于是我事先做了一系列的事:故意用轻松的语气问她需要喝茶吗?今天很冷之类的话,首先消除一种紧张的气氛,也让她感知我是友好的。然后我坐下来,面对着她我作了询问调整,我对女孩的信息很少,只知道她初二,所以,我跟她作聊天式的猜想。我问她是本地户口还是外地户口?女孩不愿开口,但是用笔在纸上写出了,这是她给我的回答,我欣喜了一下,预感到她还是能够深一步聊天的。我看到她的纸上画有图画,我觉得她可能对画画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以这幅画找到了谈话的契机,于是我便从自己入手,谈到我也是学美术的,跟她分享学美术时的心路历程。可能是孩子找到了共鸣,在我讲完这些以后,女孩眼神突然有神起来,并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并对我说,想到操场上去走走。这时才真正开启了女孩的倾诉之门。
案例分析及具体做法:
这是一个典型的青春期的反叛行为。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因为自我的成人意识加上家长可能的说教形式,让孩子们认为大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感。但是,于此同时,孩子有很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跟他人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得到理解。我有效运用心理咨询中平等、尊重、理解、倾听的技术跟学生沟通,从而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一、以包容姿态去接纳她的情绪
张某以沉默的方式表达她内心的情绪,在她的认知构架里沉默是最好的躲避方式,能隐藏起她内心的愤怒、不安和悲伤。心理学表示无论学生显现出来什么样的行为,包容更能让学生感受被关注、被需要、被爱、被尊重。所以在她表现出沉默不配合的行为的时候,我唯有接纳她此时此刻的情绪,以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和气地引导她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耐心的等待,给她静心的时间
对于张某来说,她是逆反的,她向成人宣战,宣告她已进入成人阶段,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观,思维与判断。她在老师面前会选择沉默,因为她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和支持,所以我必须有耐心的等待,等待她情绪发泄,等待她准备打开心门向我诉说。在跟我倾述的时候对我说她在选择沉默的同时,也是在试探我的反应。她说:“我象好斗的公鸡一样,始终保持着一级备战状态,如果老师以自己的观点来对事情做出判断或对我规劝时,我就会继续沉默或者说些无关紧要的,根本不能深入谈的话题,因为我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我给了她时间,更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当她在沉默的时候我选择陪伴,但也没有闲着,我不断地在关注着她的状态,当感觉她的神情、身体姿势有所舒缓的时候,我就会伺机问她一些问题,如若她仍不搭理我,我也始终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我在寻找共同的兴趣话题,当我在纸上看到她的图画之后,我知道我打开了沟通的契机。在我等待与陪伴下,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理解,所以,接下来,我用开放性的问句询问她的时候,她很具体、很深入化地跟我进行交流,让我了解到了她更多的信息与资料。
三、用倾听、尊重、理解来温暖心灵
在跟我描述她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微笑着倾听,当她感觉到我了解事实的目的不在于听故事或满足好奇心,而是真正的想帮助她解决心理的困惑时,她放下了心中的防御,将内心深处最无人知的想法告诉了我。所以我在倾听中,了解了她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目前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以及思维内容等。在她把心中的秘密告诉给我的时候,她的眼光里有过疑虑,因为她觉得她的想法在别人眼里是无可理喻的,是荒谬的,她认为我也会对她的想法做出评论,判断。但我只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归纳,进行信息的分类,用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她的位置来思考她的处境和遇到的困难,更把自己变成对方来思考,假如我是他/她的生长经历和性格特点,我怎样思考目前的问题。当我在这样做得时候,她感受到我能接纳她的想法,让她感到安全,所以,在沟通中,她不断做出改变,对自己也有所感悟。
在跟她的沟通中,我发现她很有艺术气质,想法也比较独特,在同学的眼中,她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同学觉得难以跟她走的很近,所以她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时常,她会感觉很孤独。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她渴望同学尊重她,但往往她的那种独特的气质让同学们望而生畏,因而她给自己的定位是难以接近。在跟我交流的时候,她以往常呈现出来的高冷姿态面对于我,而我却尊重她,作为一个初中生,我接纳她独特的个性特点,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她隐藏起来优秀的、突出的品质,我在肯定她的同时忽略她表面所显露出来的不被人接受的行为。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而在那时那刻,她全然褪下了那层伪装,竟然以最真实地面目呈现于我,开始谈她的理想与目标。
良好的交流沟通是师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的第一步,学习有效的技法,用乐观,开朗、包容的心跟学生交流,才能真正地走入对方的内心,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
参考书籍:《儿童教育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