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初级中学环境评审报告
在国际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环保研学社的同学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采访,向老师、同学、家长、收废品的叔叔、收集餐厨垃圾的叔叔等广泛收集信息,征集学校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2019年9月11日下午,调查研究小组还赴光大国际(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的实地考察调查活动。
他们还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进行校园环境的调查访问工作,被访者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进行得相得益彰。我们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研究小组同时采用问卷星对全校1800多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的问卷为1523份。问卷网址链接:
(****55.aspx)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校园环境的总体印象也是相当不错的,超过70%的学生对当前总体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很高。在我校的自然环境方面,70.1%的学生认为校园自然环境很优美,28.3%的同学认为一般,只有1.7%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校园环境有点差。
在垃圾问题方面,52%的同学发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47%的同学认为不能乱扔垃圾,但不会主动捡起。调查显示,垃圾来源74.6%来自于学生随手丢弃导致。除了加强举办校园活动,加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引起大家重视,使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管理加以保障。
节水调查小组通过对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学校68.33%的教职工节水意识强,19.17%的教职工节水意识一般,12.50%的教职工节水意识差;39.17%的学生节水意识强,38.33%的学生节水意识一般,22.50%的学生节水意识差。
校生态委员调查小组还对学校用水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如厕所的冲水系统、实验室漏水;有些同学用大量的水洗手、玩洗手液、玩水游戏;有的人喝矿泉水没喝完就把瓶子扔掉了;有的人用完水龙头不关或没关紧、食堂用水时水龙头开的太大、雨水地下水利用率不高等等。
依据上述调查表明,我校校园环境现状还可以,但同学们对身边垃圾分类等认知率不高,校园产生垃圾多,节水意识不够强,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
一、A主题——“垃圾分类减排再生利用”深入评审
环境评审对于理解学校当前的环境状况很重要,并提供了学校的生态行动计划的基础。在学校国际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针对校园垃圾我们开展了调查,从而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
综合上述调查,我们认为:我校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环保意识总体不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不完善,还一定程度存在学习用品、食品的浪费现象。具体表现在:
1.同学们环保素养不高,有关环保的基础知识匮乏。在调查中发现有将近七成的同学对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例如,对“日常生活中,你一般如何处理垃圾”这样的问题,在被访者中只有近40%的同学不知道垃圾分类投到垃圾桶;而对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标志,关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什么是电子垃圾等这样的日常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在校园随访中只有不到五成的同学可以较为清楚的回答。对于“干电池是有害垃圾吗”居然73.8%的同学答错,可见,我们学生的环保知识还需加强。
2.同学们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有待养成。第一,在餐厨垃圾方面,情况令人担忧。有83%的同学在食堂就餐都会剩饭菜,其中53%的同学认为饭菜量太多吃不完,还有约38%的同学认为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学校产生的餐厨垃圾比较多。第二,在对待学习用品方面,有80%的同学会将旧书循环使用,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会将其扔掉。大部分同学不会在打印时将纸张两面都用,有95%的同学会将单面已使用的纸张用作草稿纸。水笔用完,极少数的同学会保留笔管换笔芯继续使用。第三,在垃圾分类细节方面,有90%的同学会把废纸和塑料瓶进行分类回收,其他的垃圾不再进行分类。种种迹象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3.校园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其实学校垃圾种类并不多,可回收的主要是纸张和饮料瓶。但是这导致学生对垃圾分类简单化,对纸张和饮料瓶的垃圾不再分类。其次,对于校园垃圾的去向,我们通过采访和实地调研,发现每天有一个不对垃圾分类的专车把学校的生活垃圾混装拉走。即,就算学校进行了垃圾分类,出了校园,各种垃圾还是混装拉到当地的垃圾发电厂。
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垃圾难以分类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宣传力度不够;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不强;
第三,政府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第四,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五,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方式不了解。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2019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