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洛阳初中“四有教师”优秀事迹宣讲活动材料
——立德修身 止于至善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吴杰 2019.10
吴杰,中共党员,1981年6月出生,2003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同年8月参加工作,任职于洛阳初级中学(原洛阳中学,2013年9月初高中分设)。
与很多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同行一样,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十六年来,我始终能恪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弘扬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坚定信念,忠诚教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故乡的家门口有一片竹林,这不仅有着儿时的美好记忆,更折服于竹子所象征的坚韧。在长期的求学、工作、成长的道路上,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即使像很多同行一样,也出现过职业倦怠,遇到很多困惑,碰上很多难事,但梦想从未改变,皆因竹子教给我的坚韧。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已近不惑之年,回想走过的风雨,有那么多的片刻已然深深烙在了心底:曾有过三个年级十个班的繁重工作量,曾有过一天八节课还有晚自习,拖着疲惫的身躯,依然热血奋战;有着数不清的通宵达旦,双眼迷离着看到透过窗户的晨曦,内心是一片充实,只为学校给予的信任;自从走上班主任岗位,十多年来,即使家中历经过很多的困难,毅然没有让脚步停歇下来……“洛阳中学十佳教师”、“洛阳镇优秀共产党员”、“武进区政府嘉奖”、“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就是对我坚持的褒奖,更能激励着我在教育路上走得更实。
二、鼎新革故,锐意进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教学持续改革的浪潮中,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是要被淘汰的。学无止境,学政治、学专业、学做人,做一个学习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更是自身的需求。
在班级管理中,我不断探索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生本”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我、小组和班级的管理中去,并邀请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进来。作业、默写、纪律、考试、荣誉等常规均由学生记载、考核、反馈,用数据收集、分析着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别是不断完善着的“值日班长末位淘汰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锻炼自己的管理才能。初任班主任时的青涩、焦虑还记忆犹新,不断探索、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使着我在德育岗位上越来越得心应手,所带班级每一学年都是学校常规考核的优胜班级,有多届次班级被评为武进区先进学生集体,参加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得过学校的特等奖、武进区一等奖。
在教学上,我执着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学校同事都知道我习惯于自己制作学案,帮助学生整理复习提纲,自创、自编习题。几乎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制作ppt,不让德法课变得枯燥,带领学生愉悦遨游于学科所需的天南地北。我的课堂总是夹带着现实生活、国内国际时势,45分钟总是充满着激情又不失严谨,每次公开课都能受到好评,多次在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在2018年沿江七市初中德法课堂教学优课展评中荣获一等奖。
在教科研中,我能够利用为数不多的空余时间,潜心钻研专业理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工作以来,我各参与过一个市级课题和区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我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知名刊物中发表。
三、忠孝两全,问心无愧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坚持“四个意识”,讲政治,服从大局,勇于担当是长久以来一贯秉持的原则。
我从一名普通的科任教师开始自己的教师生涯,超工作量的教学负担是家常便饭,曾有过跨三个年级的经历,多年连续担任毕业班的教学,想学校所想,学校的课务、班级安排从不推诿,有同事各种原因的请假,我总是第一个被提及顶上去。从2006年起,学校安排我中途接手八(7)班,自此开启了班主任生涯,至今从未停歇,中间有过连续顶在毕业班。2009年起,服从学校安排,连续六年担任年级组长一职,随年级循环分管,处理着级部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事。2016年起,新任政教处干事一职,德育部门大多数活动都有我的印记:各级各类德育活动的方案制定、材料制作和归档;常州市优质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所需的德育部门材料的梳理、建档,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着业务能力,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越加信任我,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综合遴选”的材料几乎由我一人完成;近些年,随着学校的高速、持续发展,学校为学生的阳光成长开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性活动,其中,我分工参与的有,每学期两次带领学生与海航92138部队机务三中队的共建拥军慰问、每年寒假组织学生代表写春联、送春联的感恩回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敬老院慰问活动、组织小记者至区法院参加庭审旁听活动、带队学生参加游学等等;德育部门的几乎每一项活动都由我撰写新闻稿,几年来累计发送校园网200多篇,其中有数十篇推送至区教育局网站。除了政教部门,其他部门需要的时候,我总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办公室、总务处的很多活动、工作我都参与过,协助级部负责人管理好分管年级的各项事务,分内分外,尽力担当。
2017年夏天,学校与常州市朝阳中学“喜结姻缘”,校长室共同商议派我进行对口交流,希望我能克服困难。困难确实很多,我带的班级马上要升初三了,两年的情感难以割舍;每天上班的路途需要一个半小时;彼时,我爱人担任高中班主任,早出晚归,我母亲身体欠佳,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的照看陪伴是更大的问题。但我没有让双方学校失望,没有让家长、学生失望。朝阳中学殷校长初次交谈便让我接手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毅然接受了挑战。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到家都要快8点,甚至更晚,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半个学期,期中考试中年级的“黑马奖”获得者60%来自于我中途接手的班级,这赢得了很多老师的赞许,也是农村中学老师实力的一次证明。
一切困难在拼搏面前被我一一化解,可是,2018年3月30日,家里又传来了噩耗,我母亲突发脑溢血病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只能选择坚强。在自主管理的“生本”模式下,我的学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让我有了一定的时间奔波于医院和家庭,料理母亲的治疗,照顾孩子的上学、日常起居,学生也没让我失望,功到自然成,普通班的学生多人被名牌高中录取。母亲坚持了174天,没有开口说一句话,还是走了。但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所表现出来的是值得周围人称道的:主治医生多次劝我放弃,不要落得人财两空,我的坚持虽然只换来母亲多在世那么可数的日子,但我觉得这个钱花的是值得的,几乎每个夜晚的陪伴是值得的,这赢得了医生、护士们对我“孝子”的评价;父亲、亲戚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而我的所为也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我作为儿子有着越来越宽厚的肩膀;母亲辞世后,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老家的生活习性,担起了照顾孙子的重任;老家的村上人对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赞誉从未停止,假期在家,经常会帮助村上的孩子辅导功课;爱人是高中班主任,她工作永远是那么辛苦,为了孩子和家庭,她也放弃了很多;我和爱人尽量抽出空余时间陪伴、教育孩子,基本没有错过孩子成长的重要活动,孩子的班主多次表达了对我们育儿理念的欣赏。
现在,一家四口在同一屋檐下,即使爱人在下班到晚自习之间仅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家人也要团聚在一起,共享父亲为我们做的晚餐,那一刻,消融着多少的疲乏和悲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每个人尤其是老师应该有的格调。我,一个平凡的教师、父亲、丈夫、儿子、公民,始终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生信条中追逐着,希望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