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国际生态学校>>与课程建立联系>>文章内容
废旧铅笔大变身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11   点击:   来源:   作者:翟丽群

废旧铅笔大变身研究报告

一、 活动研究背景

记得刚刚开学,我们全班在大扫除时,发现教室的地砖上、垃圾箱里随处可见一支支长短不一的铅笔头,一位值日的学生在扫地的过程中,发现铅笔头越积越多,就干脆把那些短小的铅笔头捡起来,若有所思地叹息道:唉,这些小铅笔扔了怪可惜的,有没有办法让它继续使用呢?这一句简单的问语引起我们的注意;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班上的个别同学早晨来上学时,他的文具盒里总有一大把削好的铅笔,奇怪的是,到了下午放学时,就只剩下一两支了,这么多的铅笔怎么会不翼而飞呢?然而,躺在教室讲台上的铅笔却常常因为无人认领而与日俱增。

看到这样的浪费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铅笔是我们中学生主要的书写工具,而铅笔的浪费现象几乎是每一位同学都存在且不太引起大家注意的,这个内容非常贴近我们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再结合现在正倡导的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实际,把我们的想法在班上说了以后,得到很多同学的响应,于是对于“废弃铅笔头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二、 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铅笔生产过程的不容易,认识铅笔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透过浪费铅笔的现象,找到节约铅笔的办法,巧妙运用废弃的铅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小组综合本组的研究发现和成果,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向全校同学推广,使我们身边的同学都能认识到铅笔的各种妙用,培养同学们环保、废物利用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铅笔生产过程的不容易。

难点: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三、 研究过程简介

1、我们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了解铅笔的制造。

第二阶段:调查中学生对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第三阶段:废旧铅笔大变身的方法研究与实施过程。

第四阶段: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宣传、推广铅笔的研究成果。

2、研究过程、分工及研究收获: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了解铅笔的制造。

为了顺利进行此项调查,首先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查找资料,对铅笔有较为全面和科学的了解。

通过查找,我们了解到铅笔的雏形形成于1812年。美国有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在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一根黑铅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拼粘合在一起,制成第一支铅笔。在现代,铅笔有了一套完整的制造工艺。 制铅笔时,人们把石墨、粘土分别研细,然后混合,再加适当辅助材料,揉成黑面团,在机器里像挤牙膏一样把它变成黑面条。把黑面条烘干,便成了铅笔芯。

我们还知道,铅笔芯有软有硬、有浓有淡。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铅笔芯的软硬浓淡与其中石墨的含量有关,铅笔芯如果只用石墨做原料,虽然很黑,但太软了,所以必须掺些纯粘土,粘土掺得越多,硬度越大,笔迹也就越淡。只要留意铅笔杆上标的符号,就不难总结出下面的规律:6H、5H、4H、2H、H、HB、B、2B、3B、4B、5B、6B。这里H代表英语的Hard(硬),B代表英语的Black(黑)。中中学生书写用的铅笔多是HB,5B、6B多用于画图画,而5H、6H多用于多层复写和工程绘图。

目前除了用木头做铅笔杆外,还有用废旧报纸来做铅笔杆。也就是,通过一些设备,用废旧报纸把铅笔芯卷在里面生产铅笔。这样的铅笔较之用木头制作的成本要低许多。而且节约大量的木材。可以说既经济又环保,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就铅笔的色彩来说,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被称作“彩色铅笔”的铅笔,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铅笔,其笔芯的主要成分是蜡而不是石墨和粘土。

第二阶段:调查中学生对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第一步:调查中学生对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

紧接着分为活动小组对目前中学生会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学们针对洛阳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随后在全校进行抽样调查。

小组内调查任务分配是:一年级刘云负责;二年级:顾玉洁负责;三年级:邵迎涵负责;

首先,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中学生对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正在开展有关我校同学对铅笔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希望得到您的配合,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谢谢!

年级( 性别( 年龄(

1、你对铅笔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了解多少?( )

A、 不了解。 B、大致了解。 C、完全了解。

2、你喜欢使用铅笔吗? ( )

A、 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不喜欢。

3、对于快用完的铅笔,你怎样处理? ( )

A、 丢弃。 B、直到用完为止。 C、留作它用。

4、你的铅笔用到几厘米开始丢弃?

A.5厘米以下 B.5厘米 C.6厘米 D.7厘米以上

5、每期你大约用几支铅笔? ( )

A、3支以内 B、4支。 C、5支或5支以上。

6、使用铅笔时,每天会折断几次? ( )

A、三次. B、四次。 C、五次或更多次。

7、你喜欢用哪种铅笔? ( )

A、 软一点的铅笔。 B、硬一点的铅笔。 C、自动铅笔

8、你希望铅笔的颜色是什么? ( )

A、黑色。 B、彩色。

9、你希望未来的铅笔是什么样的?(自由回答)

其次,我们实际调查学生的铅笔种类,型号,以及使用情况。其中铅笔是否完全使用完和铅笔的折断次数是重要的调查项目。

第二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把调查所得的调查结果及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74.5%学生不了解铅笔的历史和制作过程,甚至对于制作铅笔所需要的材料都一无所知。

2、在中学生中,还是会使用铅笔的人还是占93%的。虽然一般作业都是黑色水笔,但是很多学科的作图、考试答题都要用铅笔

3、很多同学喜欢用自动铅笔,原因是自动铅笔不用削,普通的铅笔削笔芯太麻烦了。

4、大约61.9%的学生每星期最少使用1支铅笔,在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中学生喜欢把铅笔芯削得很细,只有原来的1/4—1/3。这样,就很容易折断。而且绝多大数的铅笔还未完全使用完,就被丢弃,因为铅笔太短,不便捏握。由此可见,铅笔在使用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失。

5、所有学生都希望铅笔是彩色的,甚至带有其他的功能,比如能散发香气,少污染等。

第三步:针对调查结果分析而得出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对铅笔的现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对铅笔的未来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认为,未来的铅笔应该朝着以下方面发展:

1、 铅笔杆可用废旧报纸来做,这样既能降低铅笔的成本,又能节约大量木材,减少森林的砍伐,可谓既经济又环保。

2、铅笔芯的粗细种类应该再多一些。虽然现在有HB、2B、3B等很多种软硬不同的铅笔,但是我们常用的几种铅笔笔芯的大小型号应该再多一些,这样就不会因为把铅笔削的很小而大量地浪费笔芯了,这样,我们就不用为削铅笔而烦恼了,最好是用手直接把外层的壳(纸)剥掉就可以写了。要把铅笔芯的韧性增大一些,不然铅笔芯在写字的时候就很容易断。

3、自动铅笔也比较好用,但是也要解决易断的缺点。

4、铅笔的颜色不应该是单一的灰黑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

5、发挥科技的力量,尽可能给予铅笔更多的功能,制造出既实用又新奇、还能给中学生带来快乐的新型铅笔。

第三阶段:废旧铅笔大变身的方法研究与实施过程。

“铅笔屑趣味变身”

同学们用刨笔刀或削笔机刨铅笔,每天都会留下许多美丽的铅笔屑,经常不小心掉地上影响了环境美观。看到这些地上的铅笔屑,我们便想到并设计了这个活动,号召同学们收集这些极其普通、极其寻常的铅笔屑,来制成惟妙惟肖的贴画,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室越来越美丽、干净。在发挥同学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还能增强同学们变废为宝的意识,培养全体同学的环保意识。

每天放学后,我们几位策划人员便留在教室,精心准备我们的策划方案。大家讨论得异常热烈,金点子不断闪现。经过几天的准备,我们的方案完工啦!

我们在班级内宣传“小小铅笔屑,趣味大变身”活动方案,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同学们的兴趣盎然,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成功的!加油!

实施过程:

1、小队成员调查本班一天产生多少铅笔屑,铅笔屑的形式以及随处丢弃的铅笔屑对本班环境的影响等。

“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铅笔屑在我们班还真是随处可见,同学们削笔的时候总是不小心地掉在地上。我们还对本班同学,尤其是值日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小宇同学就表示,地上的铅笔屑扫起来非常麻烦,特别是削笔机产生的铅笔屑。有的同学不小心踩到了,自己又不知道,带着铅笔屑四处跑,地上就一点儿不干净了,非常影响教室的整洁美观。

2、 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时间对同学们进行铅笔屑贴画的指导

我们邀请了美术老师陈老师对同学们进行废旧铅笔改造的指导,瞧!陈老师还特意准备了精美的PPT呢!从准备工具到如何制作,讲得非常细致。同学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的,听得多么认真啊!

3、同学们抓紧美术课和课余时间制作铅笔改造,一个个“伟大”的作品诞生啦!

铅笔芯奇妙转变

我们小组成员向我们回忆道:在姥姥家玩耍时,不小心将自行车骑得陷进沙土里,结果发现车锁里被灌满了沙土,正当他担心被姥爷挨骂时,姥爷居然坦然地安慰他,指示他找只短小的铅笔来。只见姥爷把铅笔芯削成碎末,倒进锁眼里,来回转了转,不但沙子去除了,而且开锁还比原来灵活多了!我们听了以后,都十分惊讶,他告诉我们他姥爷的解释:“铅笔芯是一种润滑剂,所以开起锁就很容易。”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小组的思考:铅笔芯和锁之间有什么关系?

于是,我们网上搜索了资料,关键词是:“铅笔芯为什么能润滑锁”。

搜索结果: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石墨是一种润滑剂,向锁孔中加入铅笔芯末就是加入润滑剂,所以铁锁很易打开。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滴入机械油等油类,因为机械油不挥发,会粘住灰尘把锁簧挤住,锁就不灵了。

搜索以后,小组成员们都跃跃欲试,想自己做实验证明一下。

于是我急忙找来铅笔和小刀,搜集了很多铅笔芯末。我向锁孔中加入铅笔芯末,用钥匙来回捅几下,把家里的锁也修得很灵活,果然,一直被我们忽略了的铅笔芯,它的润滑作用可是不可小看的呢!

铅笔头再利用

针对此次研究报告的发起事故,我们小组决定重点对成员提出的问题这些小铅笔扔了怪可惜的,有没有办法让它继续使用呢?”来进行方法探究。一次,我们班的班牌被弄断了,老师拿来502”胶水一粘,厚厚的破碎的班牌居然粘住了。于是,我们便突发奇想:如果把两个铅笔头粘合在一起,不就能代替一支长铅笔使用吗?

说干就干,我找了两支2H六棱铅笔头,把两支铅笔头的尾端相互对紧平放在一张4×4厘米纸条中间,然后在对缝处滴上一滴“502”胶,当胶风干后,把纸条连同铅笔一同卷紧,最后在纸条外封上胶带或用双面胶把纸条封紧。这样一支由两支废铅笔头合成的铅笔就做成了!并且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为了防止用过的“502”胶挥发,需要用蜡把胶盒盖封紧,以备下次使用。

如果一个同学一年节约支铅笔,全国中中学生2亿计算,一年得节约20亿支铅笔,这要少砍伐多少树?一支铅笔按0.6元计算,一年就可节约12亿元!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碳的排放,还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第四阶段:向全校师生提出倡议,宣传、推广铅笔的研究成果。

利用板报、宣传角等阵地向同学们宣传铅笔屑贴画的意义,介绍具体的制作办法等。同学们都被我们的铅笔屑贴画的作品所吸引,都表示想自己回家也尝试下呢!

走进校园,宣传铅笔的各种妙用,唤醒全校同学废物利用、美化环境的意识,共同创建环保生活新观念。

我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卡,在校园内派发,宣传废旧铅笔的妙用,同学们也非常感兴趣,围在一起讨论着,尝试着

我们还在家里向父母宣传,向他们介绍铅笔芯润滑的作用,展示我们的铅笔屑贴画,宣传铅笔头再利用的妙招,家长们都对我们的活动啧啧称赞!

为了把我们的铅笔头再利用的创意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铅笔头也是可以再次使用的,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利用课间时间,申请在各个班级里演示铅笔头的拼接使用方法,瞧,大家学得多认真。

研究反思

通过废旧铅笔大变身”的研究活动,我们小组通过发现生活的习以为常的现象,以一支短小的铅笔为突破口,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从而展开全方位的调查,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查原因、分析总结、实施过程、宣传推广等活动,不仅对铅笔的制造过程、铅笔的构造以及铅笔的各个部分的妙用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还培养了我们废物利用、环保的好习惯。

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我们这次的研究为契机,全校的同学们都能加入到节约用笔、废物利用的活动中来,为了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做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合理地分工,在不同的活动中更加提升了我们调查、采访、宣传的能力。特别是在实施小小铅笔大变身的三处妙招时,我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不仅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很多好的方法,还善于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让我们的活动和方法影响了全班,甚至是全校同学,这让我们引以为豪。这样,我们小组的研究就更加具有意义了,我们想,在我们的宣传和带动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节约用笔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自己使用铅笔的习惯,让废弃的铅笔有更广泛的用途和价值。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