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国际生态学校>>检测和评估>>文章内容
国际生态学校“七步法”之监测与评估过程
发布时间:2019-12-31   点击:   来源:   作者:翟丽群

国际生态学校“七步法”之监测与评估过程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一、校园垃圾分类减排”监测与评估过程记录

通过近年的创建时间,大幅度提升了校园文明程度;减少了校园垃圾带来的污染;在师生员工中普及了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的知识;提高了师生、家长、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和谐、美丽、节约型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学期结束前,我们对全校学生再次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每天把饭菜全部吃光14% ,大多数时候能把饭菜吃光占73.4%,经常不能把饭菜吃光占12.6%;经常做到节约用纸的85%,偶尔节约用纸10.5%,从不考虑节约用纸占4.5%;经常做到纸张正反使用的占77.5%,偶尔纸张正反使用的占20.5%,从不正反使用的占2.2%;一直注重节约的占60%,偶尔注意节约的占36%,从不考虑节约占5%;经常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687.5%,偶尔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占12%,从不分类投放占10.9%,其各项数据与学期初的调查数据相比,变化突出,全校垃圾分类减排其效果明显。


洛阳初级中学研学社关于校园垃圾分类、减排、再生利用的研究行动计划

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行动计划,助力我校争创国际生态学校,我校学生发展处和研学社特制定分类在指尖,文明在心间的行动计划,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活动,共建美丽和谐的阳光洛初。具体行动计划如下:

项目

活动名称

目标

活动形式

参与人

活动准备

时间

垃圾

节约纸张

减少废纸的产生

废纸换盆栽活动

研学社组织

全校师生

准备盆栽100

2019.9

光盘行动

节约粮食,减少餐厨垃圾

文明餐桌评比活动

研学社倡议全校学生

准备评选12个文明餐桌(研学社评选推荐)

2019.9

循环笔芯

减少使用一次性笔芯

用旧笔芯换取新笔芯

研学社组织全体老师

研学社配合学校负责为老师分发替换笔芯

长期

情深

弘扬节约资源,乐于助人的风尚

参加常州义工联盟的绿皮小屋捐献旧衣物活动

研学社申领

联系常州市义工联盟

2019.9

与再生利用

学校活动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分类意识,倡议师生争当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传播者

国旗下讲话

研学社同学

研学社刘云准备倡议书、研学社准备横幅

99

主题班会

初三

准备ppt

910

手抄报

初一学生

开展评比、展示活动

9月底

垃圾分类海报

初二学生

开展评比、展示活动

9月底

垃圾分类讲座

初二学生

研学社联系镇爱卫办

9月底

环保普法进课堂

初一学生

聘常州大学法学院环保法学生为校外辅导员

9月底

垃圾回收改造比赛

初一学生

校外辅导员指导、

联系媒体

9月下旬

垃圾分类投放

全校师生

学校增加相关设施,建立示范点

9月完成

学科研究

增强师生垃圾分类的意识,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推动学校垃圾分类的步伐

关于农村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

研学社

开展研学活动,

筹备9月底或10月初常州大市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

半年完成

社会参与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分类意识,倡议师生争当垃圾分类的引领者、践行者

社区宣传

研学社

准备宣传册

长期

社会实践

跟着垃圾去旅行

研学社

联系常州光大环保能源(常州)垃圾焚烧发电厂

911

巡河活动

研学社

联系周边河长

长期

我们的主要开展过程是:

1.家校合作。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是环保意识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环保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社会则对人的环保意识起到调整和定型的作用。我们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垃圾分类减排宣传带回家,并携手家长一起开展垃圾改造活动,邀请媒体现场报道,活动效果良好。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互相促进,营造出一个重视环保、积极保护环境的氛围。

2全员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的主阵地,学校生态委员会充分认识到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不仅是某一个学科老师的职责,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职责。在学校,国际生态委员会积极倡导和支持垃圾分类意识教育,并起到先锋和带头的作用;教师身体力行,课堂上注重学科渗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各职能部门也积极配合,用各项管理来突出环保的重要性。

3完善内容。建立并完善中学环保意识教育内容,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环保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应该接受相应的教育,在不同的时期,应该针对其身心的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又有着头脑聪慧、求知欲强、思想领先、创造力强、精力旺盛等身心特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着重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加强相关法律的介绍和讲解。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学校的环保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保护环境。

4改进方法。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只有29.22%学生赞成用考试的方法来学习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在教育中,可以根据中学生具有头脑聪慧、求知欲强、思想领先、爱好模仿等特点,通过榜样示范或典型教育的方法去启发和感染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重在参与,我们通过开展社区宣传、争当小河长、参观垃圾发电厂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抖音、专家讲座、相关游戏对其进行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其环保意识,并使之得到升华和提高。而在检验方式上,我们我们开展垃圾改造活动,捐献旧衣服活动、评选最美餐桌开展光盘行动、环保海报设计大赛活动等,注重对学生的知行结合进行评判,避免应付考试式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5.强化阵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主渠道作用,目前,虽然在我国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教育方面课程,但是从小学开始,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类课程就已经开始设立,这对民族意识的培养、法治精神的熏陶、权利义务观念的习得和公民道德的养成,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该课除了传授关于民族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在环保意识的培养方面也下了比较大的工夫,学校德法老师充分利用好该阵地

6.提升老师。学校环保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现代环保意识教育已经与众多学科密切联系,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我们的生态委员会要求全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挖掘各学科的教材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教育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落实环保教育内容使环保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让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切不可言行不一。

7活动推进

1做强宣传

调查研究组的同学通过发放倡议书、全校垃圾分类签名仪式、自制抖音神曲,进行全方位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全校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助力学校创建国际生态绿色校园。

2优化设置

设立垃圾分类示范点和咨询服务点,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向常州市义工联盟成功申领绿皮小屋,方便师生捐献旧衣物,减少垃圾排放。

3)创新活动

在学校生态委员会的支持下,调查研究组在全校开展废纸换盆栽活动,共换领盆栽120盆。让同学把积累的废纸换取鲜花,美化班级环境,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强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积极性。

4以评促推

201910月,在全校开展了垃圾分类海报设计、手抄报、黑板报等比赛,优秀作品被学校选出装裱展出,助力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10月,开展最美餐桌评比活动,助力减少餐厨垃圾。

5)实践活动

20199月初, 学校的5亩地农场的玉米收获以后,其玉米秸秆一时无法解决,我们研究组的同学尝试秸秆还地的方法,大家把秸秆运到学校的果园,平铺堆放在果树脚下,又对其进行杀菌消毒,使其腐烂沃土,解决了秸秆问题。925日,洛初的同学跟着校外辅导员和家长,一起开展户外废旧物品改造比赛。我们研究小组还联系校园周边河流的河长,一起参与巡河活动,定期开展清理河边垃圾的活动

6)课题展示

2019929日,课题小组《关于校园垃圾减排分类研究》研究汇报课,在全常州市进行展示,武进电视台专题报道。

7媒体宣传

研究成员的活动心得在常州晚报上发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