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与评估过程】
学校生态委员会针对校园用水情况、节水意识、循环用水、器具维修等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分析常态性问题,聚焦关键问题,进行全程监测与评估,不断优化校园水资源的使用,提升师生的节水意识。
1、正视问题,成立监测评估小分队
围绕环境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行动研究计划,建立“阳光节水监测小分队”,全程参与并主要负责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评测活动的有效性和各项前测数据的变化,并就监测到的变化进行科学地评估
2、分析环境评审结果,建立监测评估标准
监测评估小队成员根据生态委员会创建目标和自己监测的主题,活动细化并建立了评估标准,促使师生提升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掌握节水方法和技能,提升校园用水效益。
3、运用时代科技,优化器具维修渠道
学校综合服务处开设了“快报修”微信平台,一经发现需要维修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在微信平台上报,责任人第一时间勘察并解决问题,使报维人、维修方和综合服务处协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是学校节水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亮点。
4、分析数据,给出整改意见
监测评估小组科学分析数据,及时公布监测和评估结果,给出整改方向并在整改调整后进行二次监测评估。我们主要重点监测、评估、分析学校阳光农场灌溉节水的有效性,分类统计学生、教师的意识提升度,并及时公布监测和评估结果,分析活动薄弱方面。
5、从实际入手,落实整改意见
结合“节水型学校”,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将水龙头全部更新为节水型水头龙;安装计量管理水表,重点用水大户按上年度的90%下拨本年度用水指标;改造学校水路,校内所有厕所全部安装红外线感应装置;阳光农场和校园绿化灌溉方面,增设加压自吸泵利用围墙外河水开挖沟渠截留积存日常雨水手动压水井汲取地下水。
【监测与评估结果】
根据校生态委员调查小组发现的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如厕所的冲水系统、实验室漏水;有些同学用大量的水洗手、玩洗手液、玩水游戏;有的人喝矿泉水没喝完就把瓶子扔掉了;有的人用完水龙头不关或没关紧、食堂用水时水龙头开的太大、雨水地下水利用率不高、阳光农场灌溉用水成本高等等。
1、师生节水意识明显提升
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并进行课堂渗透,相关浪费现象明显减少,教职工和学生的节水意识有了很大提升,91.67%的教职工节水意识强,6.67%的教职工节水意识一般,基本消除了职工节水意识差的现象;83.33%的学生节水意识强,12.50%的学生节水意识一般,基本消除了学生节水意识差的现象。
2、厕所冲水节水效果显著
之前的定时冲水装置,每间隔半小时就自动冲水了;现在改为电子进水阀进水和自动红外感应式冲水,每当有人时且水箱满才会冲水,教学楼20个冲水箱每个水箱储水量30升,按每日12小时如此改造后使得日常用水每天节约近30升*20个*(48-12)=21.6吨(定时的每小时2次冲水,工作时间24小时全天;电子感应的每小时1次冲水,工作时间按12小时计),全年算200天,则全年节水约4320吨;每吨水按单价4元/吨,则全年节约水费17280元。
3、阳光农场和校园绿化灌溉成本明显降低
以大半个校园的绿化浇灌、农场浇水及部分区域的生活用水来看,在需要浇水的日子每天10吨水计算(农场和新种绿化用水量较大),全年算200天,则全年节水约200吨;每吨水按单价4元/吨,则全年节约水费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