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初小记者参加“喜迎二十大”常州梳篦非遗小传人体验活动
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洒向地面,树叶随风起舞,阳光被牵之跳跃,一同被牵起的,还有洛初青葵小记者们充满期待的心。
9月17日上午,洛阳初级中学50名青葵小记者启程到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喜迎二十大”常州梳篦非遗小传人体验活动。梳篦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目前常州还保留着木梳街和篦箕巷。梳篦还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还有“宫梳名篦”之称,地位颇高。
在动手制作前,常州梳篦传承人邢粮教授向小记者们展示了他在从艺期间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珍贵老物件,展现出常州梳篦悠久的历史和无与伦比的魅力。听着邢老师教授的介绍语,小记者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位少女,美妙的身姿端在窗旁镜子前,细细梳理自己的鬓发。
起初小记者们一直以为梳篦只是现代梳子一种比较传统的叫法,没想到梳和篦是两种物件。梳子制作需要28的工序,而篦子需要72道半工序,十分繁琐,可以说每一把梳篦都来之不易。
本次小记者动手体验活动的主题为“喜迎二十大”,所以设计制作的是红军帽梳子。小记者们在熟练的梳篦工匠的带领下,体验了开齿、抛光、打磨等工序后,要开始描绘一顶红军的军帽。作品难度虽然比不上邢粮老师那些细微精致的作品,但主题和色彩十分具有感染力,绘画过程中小记者们都十分专心。邢粮教授说越简单的越难画,不是仅有单调的绿色与红色,还需要有提亮的黄色与深色阴影中的蓝色,同时细节处还要注意许多。几位专业老师还很有耐心的给小记者们添补颜料。
最后进行了梳篦评比,给优秀学员颁发了“非遗小传人”荣誉证书。小记者们和邢粮教授合影留念。秋是丰收的季节,不仅有农民伯伯们收获粮食,还有我们小记者们收获知识,只要大家不断学习,那每天都是秋季,每天都有收获!(图文:戈颖娟 审核:翟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