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我印象中一座极具浪漫色彩的城市,第一次走近它,是源于杜甫的一首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此,它便随着一抹浅淡的,从千百年前便存在的花香,萦绕在我的心底。
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次,我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自然是要领略一番,这令人魂牵梦萦的都江堰,这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古代水利工程,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它今天的地位。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有话说,总要吹一吹南桥的风,走进都江堰之前,最先接触的是南桥,那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很厚重的美,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尽显大气。“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走在桥上,看着滚滚水流东去,感受着从四面袭来,似要席卷灵魂的风,心中惬意更浓。
走下桥,见有人在贩花,心生好奇,便买了一只,花香悠悠,未闻花名。我生活在极致风雅的烟雨江南,初来巴蜀之地,远离了那易碎的琉璃,竟从这花中探到一丝熟悉,以至于很久之后才想明白,原来是同一份诗意。
书山有路,行者无疆,我在书里见到各位文人是怎样描述都江堰的,但终觉得太浅,今日到宝瓶口,才切身的感受到了那份气势磅礴,山上树木郁郁苍苍,水气缭绕,几处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林中,岷江水如飞一般汹涌,似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袭来又远去,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曾千万遍冲刷过这片土地,如今也冲刷着我的心,不容置疑的打上独属于它的印记。
水声浩大,人声鼎沸,在喧嚣之中,有一抹花香,正是我系在身前的,毫不起眼的那一枝,比栀子少了一分清新,比茉莉少了一分雅致,却带给我一份独特的安静,好似千万人往来而我独行。在这份安静中,我似乎看到了李冰,他是否也在这滔滔江水中,独自坚守,用余秋雨先生话来说,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也因为有了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朋友,你需要亲身来走一走,俗事拢杂,你需要用你那双已经浑浊的眼来看一看,都江堰说白了不就是个水利工程吗?但这里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是那些厚厚的典籍里所没有的,书里的早已风干,松脆的无法细究。
我在这里遇上了一场大雨,他们都说这很不幸,但蓝天白云何时没有?在这安定的时代,我们有许多个风和日丽,但这里需要一场风雨,来将那些山的青翠都冲洗个透,来将这些浑浊的水都带去,推着他们去很远的地方,在这途中,无声的浸润这片土地。
如果你想追求什么的话,那就在雨中去吧,大雨会模糊江与天之间的界限,会将你的呼吸与大地连接,你的心跳,将与雨点同频,与江水的震动同频。是的,到最后我落了个满身湿透,但同样的,我被花香浸了满身。
数千年前的古蜀之地,有谁跟我遇着同样的泥泞?一切不得而知,随着江水远去,而我得到的,是花香骤雨中,都江堰的真容。(撰稿:八1黄心怡 摄影:八1张淇 指导:戈颖娟 审核:翟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