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经纬>>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警惕网络陷阱 守护青春安全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叶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警惕网络陷阱,守护青春安全”。近期,常州市接连发生多起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诈骗案件,令人痛心。就在43日,金坛区一名中学生因轻信“明星私人QQ”的虚假信息,被诈骗分子以“泄露明星隐私需配合调查”为由,诱导泄露家长银行卡信息,最终被骗走1.6万元压岁钱。3月,一名初中生因参与“刷单返利”活动,短短三天内转账5万余元,最终血本无归。这些案例警示我们:网络诈骗正以更隐蔽、更精准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陷阱。因此,我们有必要摸清诈骗份子的套路。

一、诈骗分子的“三大套路”

1. 情感诱导:利用青少年对明星、网红的崇拜心理,伪造身份添加好友,以“互动福利”“消除嫌疑”等话术实施诈骗。例如,骗子会冒充明星律师,发送虚假报警回执,威胁“不配合就联系家长”,迫使学生就范。

2. 利益诱惑:以“兼职刷单”“充值返利”“低价代购”为诱饵,先给予小额甜头,再诱导大额转账。如“刷单诈骗”中,骗子要求受害者下载虚假APP,以“任务失败需补单”为由不断索要资金,最终卷款跑路。

3. 身份伪装:冒充学校老师、客服人员或公检法机关,通过电话、短信发送“课程退费”“会员扣费”“涉嫌犯罪”等虚假信息,骗取信任后诱导转账。今年1-3月,常州已有30人因“关闭会员服务”诈骗损失165万元,最大单笔损失达60万元。

 二、中学生如何筑牢“反诈防线”

 1. 不贪小利,拒绝“天上掉馅饼”:任何要求“先转账后返利”“刷单赚钱”的行为都是诈骗。如遇“充值返利”“低价代购”等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APP

2. 保护隐私,谨慎社交:不在网络平台随意透露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添加陌生好友前,需核实对方身份;遇到“明星QQ”“网红福利”等信息,应立即向老师、家长求证。

3. 冷静应对,及时求助:接到自称“客服”“警察”的电话时,务必通过官方电话或平台二次确认。如发现可疑情况,可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或直接前往派出所报案。

同学们,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为我们提供便利,也暗藏风险。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时刻保持警惕,不贪图小利,不轻易受骗,共同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最后,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让青春远离诈骗阴霾!

1.jpg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