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静静诉说着历史的兴衰变迁;一纸一墨,流淌着文化的血脉,细细记录着文明的薪火相传。在古老的技艺长河中,拓印之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方式,让那历经风雨的瓦当重焕生机,还其千年之魂。4月29日下午,一场生动的文化探索活动在洛阳初级中学展开。常州市小记者协会联合学校,共同为常报小记者们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带他们领略了汉代房檐上那神秘而迷人的艺术瑰宝——瓦当。
瓦当是建筑顶部使用的筒状瓦的顶端下垂部分,不仅是古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蔽护构件,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在宫廷、庙宇及达官显贵的府邸上,瓦当以其独特的字体和丰富纹理,展现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活动中, 陶老师带着小记者近距离欣赏了这些珍贵的瓦当,并着重介绍了四神瓦当,共同领略历史印记的魅力,独特字体和丰富纹理,体现着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拓印是我国古老的印刷技术,更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老师向小记者们科普拓印的历史渊源、种类、制作方法等,古朴的纸张上印着各种碑文、图案,让小记者不禁感受到这项古老艺术厚重的历史感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体验环节,老师现场演示拓片制作的具体流程,从清理瓦当、喷湿连史纸、用棕刷敲打、拓包蘸墨、等待干燥、揭下完成,讲解了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瓦当拓片。
拓印一方瓦当,解读一段历史。通过本次瓦当拓印体验活动,小记者们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手段,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亲身体验,小记者们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难忘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
(洛初供稿 图\文:蒋春霞 审核:翟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