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微点作文的实践研究》
调查问卷报告
洛阳初级中学语文组 虞戌
作文教学是极其重要的综合性的语文实践,它全面、直观的表现出了学生在语言运用和情感认识上的情况。但同时它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最让师生感到困惑的活动方向。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旨在把握学生对待作文实践各个方面的认知和情感事实,通过各年级学情的对比,了解学生在作文述求、技能掌握、情感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寻找其中的共性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问卷于2015年9月4日发放,发放对象为武进洛阳初级中学七至九年级学生,每个年级各发放一百份,共计发放三百份,回收三百份,回收率百分之百。
在汇总了学生的问卷情况后(汇总表附后),我们有了如下的发现:
1、从学生心态方面来说,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是刚升上初中,对于作文教学有着较大的期待,但随着年级的上升,这种期待有所减弱,而伴随的是焦虑感在不断的上升。那么为什么越学越觉得焦虑呢?我们觉得下面几个问题的调查很能说明问题。
2、学生对于大作的把握能力不足,写作随意性较强,缺少布局谋篇。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生更愿意写作的篇幅是300字左右,即使是九年的学生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愿意尝试写500字的大作文。这反映出他们对于大作的畏惧心理。事实确实如此,每次当宣布要写作文的时候,同学立马就显得愁眉苦脸,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写满500以上的字数。这种情况还往往造成写作文写到哪算哪,写不满字数绞尽脑汁强凑字数的痛苦经历。比如在调查中我们问及学生写作的流程时,七年级的同学有超过一半选择了“围绕中心边想边写”。可怕的是八九年级的同学选择此项的占近百分之八十。
3、学生对于写好作文有一定的渴求,但三年作文进步不明显。
在问卷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超过半数的同学都表示会在写作中会运用一些写作的技法,但同时又表示他们掌握的技法非常的有限,虽然在这一问题中七年级同学问题最突出,但毕竟是初始年级,情有可原。但八九年级仍有百分之六十左右,且数据非常接近,这显示出在初中三年的作文学习中,学生对于技法的掌握并没有明显的进步。
4、学生获得作文指导的根本偏离的课堂,作文教学营养不良。
三个年级大部分的受调查者都在作文中尝试了有意识的运用课文的范文作用,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认为老师的指导对于提升作文水平有效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们中始终有近半数的人仍认为作文选是提升的有效途径。归其原因,无外乎作文选贴近他们的作文实践,老师在文本教学中很少穿插作文教学,初中教学中作文教学所占的比例不高。
总之,以上所述反映出学生对于作文积极性的逐渐缺失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老师的原因。对此我认为我们进行的微点作文教学实践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觉得,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针对性的研究。
1、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们可以结合本课题的特点从语句训练,片段写作开始,让学生从点到面、由易到难进行符合认知规律的作文训练。通过作文评讲、微点作文展示、评奖。增加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2、注重课文的范文价值,在文本教学中穿插作文教学,注重作文技法的传导和训练。利用仿写、改写、续写等各种方法,化整为零,训练学生的作文技法。
3、我们教师也应注重作文教学,给予作文教学以足够的空间。
我相信,在了解的学生对于作文情感和认知上的实际情况后,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一定会为学生增强写作的能力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