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优学彩虹桥 校社联动护成长
——武进区洛阳初中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夏令营”公益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8月25日上午,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劳动实践教育夏令营”公益研学活动。
暑期行将结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参加劳动实践教育夏令营的29名学生首先化身为志愿者,为新学期教材的分发、教室的布置贡献一份力量。辛劳与汗水、智慧与协作,换来了书本的有序和教室的整齐,更激发着学生服务奉献精神。
第二站,同学们来到阳光农场,化身为庄稼人。通过“老黄牛”冯华忠老师的讲解、示范,同学们认识了多种果蔬、学着如何去识别并修剪多余枝叶、尝试着翻土耕地、学到了秸秆入土的两层作用、采摘到劳作的果实……在汗流浃背中同学们受益匪浅,纷纷感悟到:“不劳无获,艰辛才能换来成果”、“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
在阳光农场,同学们徒手拔草后,向第三站家禽园进发,化身为饲养员。在这里,同学们在饲养师傅的指引下,与家禽近距离“交流”,他们逗玩鸡鸭鹅,把小兔子捧在手心,特别是喂羊,既有可爱的小羊羔,也有“高冷”的大山羊,有的羊满足地咀嚼青草,有的羊却不屑一顾,这都让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兴奋。
洛阳初中为常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阳光农场”获得常州市劳动教育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校内有着阳光农场、家禽园、农耕文化馆、常思苑等丰富的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资源。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夏令营”公益研学活动,是对国家相应教育政策的落实。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挖掘校内资源,广泛联谊社会共建合作,为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搭建有效平台。
学生感悟:
挥洒劳动汗水 收获别样成长
七1 乔子隽
今天参加了学校的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感触颇深。
现在已经是八月末,虽然火辣的阳光褪去不少,但依旧很热。我和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来到阳光农场,修剪桑葚树,采摘脆红李和冬枣,以及拔草喂羊。光是这些就让我们大汗淋漓,可想而知,炎炎烈日下的劳动人民是多么辛苦啊!我们兵分两路去食堂搬书和到八、九年级排桌子,我分到了搬书队伍,我们和食堂里的其他几个志愿者们各司其职,搬书的搬书,分书的分书,每个人都不闲着,看着新学期的这些书,我感觉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做完这些事,已临近中午。所有人都满头大汗,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无法安心学习,这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累但让我们懂得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八月,我们挥洒劳动汗水,收获了别样的成长!
劳动最美丽
七8 田少廷
今天,我们来到学校,开展了一次爽快的劳动实践活动。
太阳高高悬挂在天空之上,温和的阳光洒落下来,如沐浴在春风中。来到阳光农场,翠绿的枝叶间散发着清新的果香,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修剪桑葚树上的枝茎。找到向下的枝茎,将之剪去,这样会使桑葚树受到更多的光照,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从而使果实更甜美、营养更多。我轻轻来到一棵桑葚树前,左手扶着树枝,右手拿着剪刀对着一根向下的枝茎用力剪去,“咔嚓”一声,这根枝茎掉落在土地上,一缕阳光穿过照在其他枝茎上,叶子上又多出一缕生命的绿色。
接着,我们来到家禽园。一只只鹅排好队从小屋里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在园子里巡视一圈,以防备一些不速之客闯入它们的领地。走到深处,是几只羊儿的家。两只羊正贪婪地沐浴阳光,眼睛轻闭,享受着这美好的上午。还有两只羊在互相追逐着,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小路上了。我手握一把小草,轻放在一只羊面前,这只羊缓缓睁开眼睛,微微低下头,轻轻咬住一棵草,放在嘴里嚼了起来。一时间,我心中的某个东西莫名地满足起来。
今天的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明白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其实,任何职业都值得尊重,即使是最普通的农耕劳作,也是在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
我希望今天的我努力学习,明天的我努力工作;我希望我能如所有的劳动人一样,为祖国为人民而努力奋斗。因为只有劳动,才是最美丽、最充实的!
参加劳动实践课程有感
七10 谢王瀛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树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挡住了似火的骄阳,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课程。
走进学校的阳光农场,只见地上长满了青草,它们是那么嫩,那么美。放眼望去,就如一片绿色的绸缎。深绿的韭菜,嫩绿的空心菜……,绿色是菜园的主宰。大红的是辣椒,小小的、弯弯的,宛如羊角。你碰一下,仿佛手指会辣得发麻;紫茄子,一条条,亮闪闪,真诱人呀。
滴滴的汗从额头滑下,经过脸颊,从下巴落下,如断了线的珍珠,滴在地上,一眨眼被吸收的一干二净。我们学习如何耕作,在这校园小农场体会了一下农耕文化。我们摘李子,打冬枣,这份快乐已无法从脸上来体会。
体会了农耕,吴主任又带我们参观了家畜园,这儿有4只羊,作为头领的是一只又高又胖的公山羊,一身已不再是雪白色了,有一些黄,下巴上挂着一簇胡子,又密又长。我们割草喂它们,一口一口咀嚼,特别是小羊羔,十分可爱。
这样的活动,真希望多参加。
实践出真知
七8 时永健
当我们走进农场,冯老师正在修剪桑树。我不禁疑惑,桑树这么茂盛,为什么要剪掉枝干呢?
冯老师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为了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必须把不壮硕、向下坠的枝条修剪掉。原来这小小的修剪枝条也都是充满学问的啊。
冯老师不仅会教书,更是劳动的一把好手。我们学着冯老师剪完枝后,又跟着他走来到了一块未开垦的菜地间,你看,冯老师又要教我们锄地了,他手拿一把锄头,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把锄头抬得高高的,然后迅速甩下,一块土块立刻被掀起。我迫不及待地拿着锄头试了试,发现想抡好的确有难度,这是需要经验与技巧的。
可见,实践出真知,到哪儿都是真理!无论干什么事,无论什么方面,都不是一蹴而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成的,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经验的积累,学习的技巧亦然!
记一次下田劳动
七3 胡俊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时隔近两个月,我回到了熟悉的校园。此时还未开学,我来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
随着指导老师的脚步,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阳光农场。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常年在这里工作的冯老师。他和蔼可亲,头戴一顶草帽,身穿褐色短袖,一身朴实的打扮全然没有三尺讲台上的威严之气。冯老师拿着一把剪子,正在给树修剪枝杈。他给我们讲解了剪枝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剪枝。听着他滔滔不绝的描述,我能感受到的只有一位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然后,冯老师让我们去摘“脆红李”。这些李子被树叶盖得严严实实,很难发现。我好不容易摘了四颗,咬了一口,酸中带着一丝甜,让人回味无穷。接着,冯老师领着我们去摘枣子。那些令人垂涎三尺的大青枣就挂在枝头,随风摇曳。我们立马冲了上去,把底层的枣子一抢而空。而那些挂在高层的特大的枣,也只能令我们干瞪眼。因为没人够得着,也没杆打下来。
回到家,妹妹吃着我打回来的劳动果实,高兴地说:“哥哥学校的果子真好吃”。听着妹妹的夸赞,我也很高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实践后,才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劳动实践出真知
七1班 王宏宇
今天参加了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也是收获满满,早上八点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先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修剪桑葚树的纸条,等待桑葚丰收的时节,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接着我们又去采李子和冬枣,同学们个个大展伸手,在树林里上窜下跳,试图找到为数不多的李子和冬枣,他们有些伸手敏捷,爬上了冬枣树,把能够得着的冬枣都从树上扔了下来。我今天运气特别好,在李子树上找到了十二颗红的发紫的李子,别的同学最多也就找到了六七颗,这使我兴奋了一整天。
之后我们还帮助老师在农场门口拉横幅,还去把新学期的书本分好,看着这些被我自己分好的新书,我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
大家完成了自己手里的工作后又回到了阳光农场,有些人开始为羊准备午餐----可口的青草,有些人拔草,还有些人择菜。过了好一会,一麻袋青草满了。同学们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了,但是依旧热情高涨,大家都很热爱劳动。接着我们就开始喂羊,羊圈里多了一个新成员,一只白色的小羊。我在拔草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抓到了一只蚂蚱,想着它是吃庄稼的害虫,我就把它扔进了鸭圈里,一只棕色的鸭子动作超快,一口就吞下去了。今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就圆满结束了。
我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七(1)班的学校教室门口,想起了我刚来学校的样子。再过2年,我也将迎来中考,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努力,我要拼搏。不为父母,不为老师,只为自己,为自己!
(洛初供稿 图/文:吴杰 审核:顾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