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及“基于表达本位的写读式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武进区初中语文“写读式语文教学”课题研讨活动在洛阳初级中学举行。区教师发展中心张立成主任携课题组全体成员及武进区教研协作南片各初中语文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洛阳初中的虞戌老师和“写读式语文教学”课题组成员蒋春霞老师分别开设了《跟着名著学写作之“红楼”一笑百态生》和《<水浒传>第二回节选》两节研讨课水浒传>。虞老师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众人笑的场面为抓手,来感知草根的生命状态与富贵之家生命状态相遇而碰撞出一场亦庄亦谐的笑剧,解读欢笑背后的百般滋味,进而引导学生在关注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的前提下,借用道具、运用拟声词来学着写“笑”。蒋老师以情境“日美翻拍名著《水浒传》,我们如何让经典文化顺利不变样地输出?”贯穿课堂,设计“绘一绘人物图谱”、“理一理主要脉络”和“编一编经典情节”三个环节来层层推进课堂,通过写批注、画思维导图及将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与深度解读。
研讨会上,张满林主任点评虞老师的课抓住“笑”知人物、感心理、抓技法、试写作一体化设计,定位于阅读课教学,以写促读,并对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缩写提出自己的建议。张立成主任点评蒋老师以写架构阅读教学,用批注的方式写人物外表造型和性格,用思维导图来写事件发展和主要人物心情变化,及将小说改编成剧本三个环节来推进,总体高起点。同时建议名著节选解读时要下意识指向整本书的阅读以及创写中进行梯度式呈现。
张立成主任还基于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就当前的写读教学现状及后续研究对全体与会者提出三方面建议与思考:一是继续学习课题的解读,明确阅读教学是主体,但要设计契合文本的“写”来架构,让课堂由见血(见写)、用血(见写)到造血(立言)转变;二是后续研究的框架设想;三是成员要脑子里时时有“研究”二字,充分跟学校的各项要求及自身的日常教学结合起来。
(洛阳初中供稿 撰稿:蒋春霞 摄影:张美红 审核:翟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