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举办洛阳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以“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互爱、活力、灵动、智慧、生长”为主题。充分展示“阳光课堂”的仁爱、博爱、大爱;志气、勇气、灵气;启智、促智、生智的特点。
二、参赛对象
近两年的新教师:许苏楠 刘 莹 徐 慧 张振 唐豹 常芮 曹娟 夏竞君
黄子明 黄依芸 符 晓 秦瑜 李珍 王丹 徐春蕾 米紫婧 高丹丹
陈 宁 仇凌慧 徐 恬 张 聪 薛 园 唐菲
三、 参赛组别
1、第一组(语文 政治 历史6人) 评委:张美红 陆洪涛 赵 平
2、第二组(数学 物理 生物6人) 评委:顾红玉 徐 清 徐雪兰
3、第三组(英语5人) 评委:毛卫国 庄向科 胡 冰
4、第四组(体育 音乐 信息6人) 评委:陆卫刚 陈连英 彭 瑶 倪翔
四、参赛方式
1、全体参赛教师在本班级上课,如有需要到学校录播室授课的请提前一天告知,抵作本学期一次校级公开课。
2、参赛教师除体育、音乐、信息学科外,必须在教学中使用希沃白板作为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有效性。
3、授课内容:根据教学实际自选教材内容。
4、授课教师在讲课后的一周内,将教学设计、上传邮箱或QQ:809146353@QQ***。
五、奖项设置
学校将组织评委打分,每个组别设一二三等奖。
六、摄影:周新宇 新闻:张美红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教师发展处
2020年6月4日
附: 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安排表 |
组别 | 序号 | 姓名 | 学科 | 上课时间 | 节次 | 上课班级 |
第 一 组 | 1 | 薛 园 | 语文 | 6月17日 | 2 | 七3 |
2 | 唐 菲 | 语文 | 3 | 八11 | ||
3 | 高丹丹 | 历史 | 4 | 八7 | ||
4 | 刘 莹 | 历史 | 6月18日 | 2 | 八1 | |
5 | 李 珍 | 政治 | 3 | 七7 | ||
6 | 王 丹 | 政治 | 4 | 七10 | ||
第 二 组 | 1 | 徐 慧 | 数学 | 6月17日 | 2 | 八11 |
2 | 张振 | 数学 | 3 | 七9 | ||
3 | 许苏楠 | 数学 | 4 | 七6 | ||
4 | 陈 宁 | 物理 | 6月18日 | 2 | 八10 | |
5 | 常芮 | 物理 | 3 | 九10 | ||
6 | 徐恬 | 生物 | 4 | 七1 | ||
第 三 组 | 1 | 曹娟 | 英语 | 6月17日 | 2 | 八5 |
2 | 仇凌慧 | 英语 | 3 | 八9 | ||
3 | 夏竞君 | 英语 | 4 | 八11 | ||
4 | 米紫婧 | 英语 | 6月18日 | 3 | 八3 | |
5 | 秦瑜 | 英语 | 4 | 七11 | ||
第 四 组 | 1 | 唐豹 | 体育 | 6月17日 | 5 | 八12 |
2 | 黄子明 | 体育 | 6 | 八4 | ||
3 | 张聪 | 体育 | 7 | 七2 | ||
4 | 徐春磊 | 音乐 | 6月18日 | 5 | 八12 | |
5 | 符 晓 | 音乐 | 6 | 七5 | ||
6 | 黄依芸 | 信息 | 7 | 七4 |
执教老师 | 学科 | 班级 | ||||||
时间 | 课题 | |||||||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分值 | 得分 | |||||
目标 与 内容 25 | 目标确立 | 符合课程标准、适切学生实际、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 5 | |||||
具有层次性、可操作性 | 5 | |||||||
内容选择 | 内容的科学性 | 5 | ||||||
容量的合理性 | 5 | |||||||
资源的适切性 | 5 | |||||||
过程 与 策略 55 | 过程设计 | 体现逻辑性、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 | 5 | |||||
活动设计 |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 5 | ||||||
方法策略 | 教与学方法的适切性、多元性 | 5 | ||||||
注重方法归纳、规律总结、活学活用 | 5 | |||||||
能合理、有效利用多元教学辅助手段 | 5 | |||||||
学生活动 |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 5 | ||||||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 5 | |||||||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 5 | |||||||
指导调控 | 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 5 | ||||||
教学过程调控的灵活性、有效度 | 5 | |||||||
学习评价 | 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多元性、互动性 | 5 | ||||||
氛围 与 效果 20 | 课堂文化 | 课堂氛围的民主性、平等性、融洽性、活跃度 | 5 | |||||
教师学生的情绪体验阳光、向上、臻善 | 5 | |||||||
学生发展 | 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5 | ||||||
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灵活性、生成性 | 5 | |||||||
总体评价 | 总得分: 等第: | |||||||
优点 | 1、 2、 | |||||||
建议 | 1、 2、 | |||||||
评价人 | 单位: 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