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工之家>>创先争优>>文章内容
2020年洛阳初中“阅读新时代,决胜奔小康”全民读书活动“那些年,感动我的一本书”书评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2020-06-16   点击:   来源:   作者:毛卫国


2020年洛阳初中“阅读新时代,决胜奔小康”全民读书活动

“那些年,感动我的一本书”书评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

戈颖娟《有温度有理智的爱》

张美红《教育有智慧》

陆彩婷《幸福:活着的追求?》

二等奖(5名):

蒋春霞《品中国文人 汲教育养分》,

沈黎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虞戌《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个保尔》

毛秋伟《勿忘过去 奋进时代》

邵玉红《教育的魅力》

三等奖(11名):

荣浩英 费寒芳 毛海英 石晓芬 沈英红 虞舜弘 林菊凤

顾榴英 糜越是 高丹丹

洛阳初级中学工会

2020.5.10

“那些年,感动我的一本书”书评

姓名 戈颖娟 工会小组 八年级

题目 有温度有理智的爱

“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这是一本上海犹太母亲在培养富豪的手记《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提到的,她的名字叫沙拉。

从书的标题到书中培养孩子的种种观点,看得我痛快淋漓,感觉沙拉想的说的,都是我在培养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时一直所困惑的问题,颇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豁然。反观现实,在溺爱教育越来越盛行的今天,无论是孩子自身的家庭还是孩子们成长的校园,大家出都在以“爱”作为教育的指挥棒和信封的宗旨,总想给孩子们衣食无忧、毫发无损的快乐学习成长方式。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奴”、“啃老族”、“直升机父母”层出不穷,让我们时时大跌眼镜。我想说的是,让孩子快乐固然是没有错,但是在孩子成长路上,不可能只有快乐,也不可能只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能学到将来能独立行走于这个世界的人生法宝,人生成功需要的很多能力和素养,更多时候是与苦难、逆境、挫折向伴随的。

不得不说,沙拉作为一名犹太母亲,她比我们对此有更深的认识。作为一个从小在中国上海长大的犹太人后裔,她亲眼看到了更多中国式妈妈的育儿方式,她不希望自己的三个孩子成为父母羽翼庇护下长大的雏燕,因为雏燕终究抵不过寒冬飞跃不了浩瀚大洋。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名校,谋求一份较好的工作,获取人生最大的幸福。而在她看来她的故乡以色列正是最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沃土,因为那里有战火纷飞、有磨难、有为自由而战的热血和激情……所以,在中以建交后,在“回归故土”的召唤中,也为了让孩子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会人生,沙拉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以色列,用她独特的“冷酷”的母爱,去成就两个儿子的富豪梦,她的确书写一段教育的传奇故事。

让我们随便摘选一些她在书这的语录来领略一下她的教育秘籍吧:“有偿机制不培养啃老族”,“挖掘每个孩子的富豪潜质”,“财商能力从娃娃抓起”,“100分家长不如80分家长”,“家长退居二线,让兴趣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 “观察、参谋、提醒——做军师父母,不培养平庸孩子”、“仅仅知道干活是不够的”,“锻炼孩子的信息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以爱的名义延迟满足”, “对孩子一些不合理要求,适当补满足才是真爱孩子的表现”……

掩卷沉思,人生之路漫漫,父母之爱殷殷,或许正如沙拉所说: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时间、精力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也不见的终身幸福。为了孩子,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吧! 沙拉的“狠心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使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和素质 。我觉得“特别狠心特别爱”是绿色地、科学地爱孩子;是有温度、有理智地爱孩子;是有牺牲,更有智慧地爱孩子。


“那些年,感动我的一本书”书评

姓名 张美红 工会小组 七年级

题目 教育有智慧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有感

多年前,孩子还小的时候度过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直印象深刻,作者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特别是自己培养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女儿,她撰写的这本书,一时为准妈妈们追捧,成为了市场畅销书。

这本书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畅谈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每一个家庭不同,每一个孩子各异,但是内在的道理却是相同的,能给人非常深刻的启迪,引发非常深刻的反省。

尹建莉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曾两次跳级,2007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书中说:父母之爱都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我想,教师之爱均如江水,虽然都有奔涌之势,却有质量之分。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教师的学历、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我们实在应该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我们的师爱质量。不仅要知道怎样欣赏孩子们的优点,更要懂得如何看待他们的缺点。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把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或缺点都看成是爱的教,但很少注意教育的方式随性而为,忽视了不同方式产生的效果千差万别。而尹建莉老师推荐的“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即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作为教师,更要克服急躁的情绪,要对学生有足够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允许孩子在“出错”中成长。

文章还提到“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我的感觉是“震撼”。她说,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是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而且她强调,阅读的动机就是有趣,这样才会保证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回想我们的阅读教学和指导,尽是些名家大作,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就逼着孩子们去读,他们对阅读怎能不心生畏惧?而作者通常通过诱惑的方式引孩子阅读。她说,强迫只能产生排斥。但很多人,不论教育者还是家长,通常把方法用反!经她这么一点,我真觉得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不高明。

  书中其他章节还讲到了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反对多遍罚写的暴力作业;如何看待电脑游戏;对“儿童多动症”的坚决否认等等。

  纵观全书,尹建莉更像是一位艺术型的教育家。她把教育化成了涓涓细雨,巧妙地渗入了孩子的心田。她的孩子是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茁壮成长的。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别为自己的懒惰和不求甚解找美好的借口了。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那些年,感动我的一本书”书评

姓名 陆彩婷 工会小组 初三

题目 幸福:活着的追求?

——读《骆驼祥子》《上学记》有感

《骆驼祥子》和《上学记》似乎毫无关联,一本是长篇小说,是虚构的;一本是回忆录,是真实发生的。一本是初中语文部编本必读名著,一本是我极力推荐给学生看的、经常奖励给优秀学生的书。然而这两本书都是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发生的事,书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什么是幸福?人活着,应该有怎样的追求?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祥子的一生一直都在追求幸福。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一定要赚钱买一辆自己的车。

十八岁的祥子卖掉了家里的几亩薄田,安葬了父母,一个人来到了北京城。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

祥子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理想破灭了,他一直无法真正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祥子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路上,渐行渐远。

他理想的破灭,固然与军阀的混战、孙侦探的敲诈、车行老板的压榨、虎妞的欺骗、小福子的自杀有关;固然跟他的性格局限有关——尽管祥子健壮、青春、坚韧、热爱生活、淳朴、善良、上进心强,但同时他保守、懦弱,他无法接受新生事物,他不敢抗争……

祥子理想的破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孤独的奋斗者,他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同国家、民族的幸福联系起来。他企图通过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开始就执著地以外只要拼命苦干就可以改变自身命运且一直执迷不悟。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

祥子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他始终不明白在当时的社会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个人奋斗只能是死路一条。他最终只能沦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上学记》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的一本回忆录,从中看到了他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理想观、幸福观。作者在战争年代的求学之难和求学之乐是我现在不能想象的:要从日本统治区辗转到大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求学,同学们或走水路或走旱路,万里迢迢,要历时3个月甚至半年,而到了那里所面临的生活条件又是异常艰苦;同学们不仅背井离乡、不知何时能归,而且上课时还要防范着日军轰炸。可作者却在那里度过了七年最美丽的时光,他在讲述中充满无尽的快乐和怀恋。在那里,他聆听过诸多大师的课堂和讲演,他们个性鲜明、治学严谨;同学们因为学术见解而相互争论、甚至与老师也互不相让。

他们那一代人在战乱中一边上学、一边观察社会,上学也许既是一个学知识,成为有技术的专业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成为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的过程。

何兆武先生在文中说到:“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人才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个人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幸福是密切相关的。在西南联大,他们追求自由、科学、民主,执著地追求国家富强和相信普遍真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自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建设科学理性当作自己的目标,而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

所以不难理解,西南联大的许多校友,日后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学者其中不乏“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他们真正成为我们民族崛起的脊梁。

我时常跟学生讲:“多看看《上学记》吧,看看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学习的,看看那个时代的人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关头,很多医护工作者冲在了最前线,甚至有的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社区工作者、交警、的哥等筑起了一道道防护墙;很多爱心人士捐钱捐物……他们只想让国家快点度过这场劫难,让人们不受病魔的折磨。有国才有家,国家安全了,我们就都安全了。

只有把自己的幸福与国家的幸福联系起来,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3号    邮编:213104    电话:0519-88799198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访问统计